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7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
哲学家对诗学作品的情有独钟,在于诗人对更高的存在具有极其敏锐的倾听和感悟能力。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旨在彰显诗学的“模仿”特征,强调诗人的写作并非主体性自由想象,而是诗人对至高无上的存在的顺从倾听,是诗人对所倾听到的声音的记录。无论着重倾听神性,如荷尔德林,或是意在倾听自然,如诗人歌德,他们倾听到的或是同一个东西,只是用不同的话语方式表述出来。他们的共性在于,感应在人之上那个更高的存在,并将人置于这个更高存在之下;这个存在并非逻辑推理或概念演绎能够抵达,只有感应和体验才能领悟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吴建广  项雯 《德国研究》2012,27(1):82-94,128
歌德《浮士德·第二部》最后一场“山谷”是古希腊悲剧形式和德意志浪漫精神的完美结合.尽管浮士德全场缺席,然而他却无处不在,其中诸男性形象均为浮士德的本质性变形.他在向往神性的过程中走完此在的最后瞬间,不断向上意味着原先的无神论人本主义者浮士德的神性皈依,承认并敬仰在人之上的更高存在,最终成为崇拜圣母玛丽亚的博士.  相似文献   
3.
4.
吴建广  王思瑶 《德国研究》2022,(4):107-123+128
若将浮士德与魔鬼梅菲斯托签订的滴血盟约置于西方文化史框架中进行解读,血盟就成为神性—自然的传统性与魔性—人本的现代性之间的分界线,在《浮士德》诗剧中就表现为“与神订约的存在”和“与魔盟约的存在”之间的对立与冲突。浮士德误以为,脱离了神性—自然秩序就能够获得光照思潮—人本主义意义上的自由。然而,他既没有独立,也没能自由,自由只是他作为现代人徒劳追求的幻觉。他脱离神性—自然秩序之时,就是陷入魔性—人本主义之日。因此,浮士德追求自由的过程始终有魔性相助,借助魔性力量无限扩张式的自由追求便是歌德《浮士德》指向未来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大街"一场的解释,说明"玛格雷特剧"不是一出所谓的"平民悲剧"(或译"市民悲剧"),而是与神订约的存在同与魔结盟的存在之间的纠缠、博弈与决裂。"大街"作为"玛格雷特剧"的第一场,显示出其独特的戏剧特征,戏剧结构的连贯性体现于神性存在与魔性存在的贯穿性与结构性冲突。浮士德对梅菲斯特的命令式不仅显示出人主魔仆的关系,更是突显出浮士德在魔力帮助下实践其自由的欲念,而玛格雷特则是显示浮士德深重罪孽的试验试纸。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在的经济体制逐步趋于完善,总体的经济实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也在进一步的提高,但是我们也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共利益也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侵每因此我国立法机关针对这些现象,在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公益诉讼:“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过对哪些主体能够作为原告参加公益诉讼作出明确的规定,而且也没有赋予公民个人享有原告资格.  相似文献   
7.
吴建广 《德国研究》2009,24(1):58-63
本文尝试诠释歌德《浮士德:一部悲剧》的“天上序曲”。其重点放在神性(自然)与人的关系,即现代西方的认识论问题之上。由于“天上序曲”的首席位置,必然具有全面叙事的功能,它为整部悲剧文本设定了框架和条件,悲剧的产生正是因为主人公浮士德试图突破这些神性(自然)所予的界限。  相似文献   
8.
保尔·策兰的九行短诗《一次》是其诗集《呼吸转折》的最后一首,该诗虽小却占有一个组诗的位置。诗文显示了诗集中诗学转折的最终完成。我们始终坚持诗学文本的语词意义和表述涵义在其结构中自身彰显,而力图避免以客观方法和意识形态,或政治正确来从外部将意义强加给诗学文本。本文秉承诗学诠释学的基本思想,以策兰诗学的整体涵义走向为框架,从文本构造出发,参考他人的研究成果,对本诗进行诗学诠释学的解释。本文的命题是:《一次》表现的是诗人对尘世的决绝,是他出生入死的诗学表述,是对灭绝人性的世界的挽歌。  相似文献   
9.
本文尝试诠释歌德<浮士德:一部悲剧>的"天上序曲".其重点放在神性(自然)与人的关系,即现代西方的认识论问题之上.由于"天上序曲"的首席位置,必然具有全面叙事的功能,它为整部悲剧文本设定了框架和条件,悲剧的产生正是因为主人公浮士德试图突破这些神性(自然)所予的界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