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4篇
  202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孙晓喜 《人民论坛》2012,(11):150-151
西方历史哲学在"体系的时代"中形成了一种思辨的历史哲学,在"分析的时代"中形成了一种批判的历史哲学,又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发展为一种"历史的诗学",展示了一个历史思维不断跃迁的逻辑过程。在"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下,历史性的思维得到不断的更新与提升,只有在历史的思维下,才能理解历史本身。  相似文献   
2.
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探寻着理性共同体应然的实现形式。马克思主义真正共同体的伟大构想解开了人类自由解放的迷思。中国式现代化以其自身的伟大实践和历史创造证明并检验着人类自由解放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在理论意蕴上,共同富裕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真正共同体的价值追求;在历史逻辑上,共同富裕表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在现实理路上,共同富裕依存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鲜明特色、实践理路愈加清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愈加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3.
历史哲学的认识论批判揭示了以本体论方式认识历史的过程中所忽视的历史认识机制问题。虽然这一批判本身存在着种种问题,但历史研究的思维方式从此摆脱了科学主义的范例,使历史学的人文内涵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历史意识的批判性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意识是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意识,历史意识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自我认识的过程。历史哲学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跃迁显示了历史意识的批判性进程。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以其革命的批判性结束了以往的只发生在观念中的历史,确立了适合于时代的真正的历史观念。  相似文献   
5.
孙晓喜  吕洋 《长白学刊》2023,(1):147-156
先秦乐舞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源头的一个重要构成内容。在其漫长而复杂的历史发展演化过程中,先秦乐舞从依附于原始宗教的从属身份逐渐转化为独立的文化功能,并在先秦时期的礼乐实践中,推动了先秦文化从“礼仪”到“礼制”的跃迁,在“礼崩乐废”之后,先秦乐舞又成为儒家创造礼文化的思想灵感。经过儒家思想改造之后,礼乐实践结构中先秦乐舞的原始观念与感性形式被扬弃,礼乐实践的思想性内容得以引入礼文化系统,并在儒家的思想探索中形成礼文化的独特形式与鲜明风格,从而使先秦乐舞融入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因之中,成就了中国古代历史特殊的文明样态与特有的文化形式。先秦乐舞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研究先秦乐舞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中的历史角色与社会功能,对于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始源与社会形制的演化脉络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