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的犯罪构成特征是: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现实案件中多表现为"单位+自然人"的形式;犯罪主观方面只能为故意,且大部分为间接故意;犯罪客体为复杂客体,其现实客体是我国的金融管理秩序,可能客体则是投资人的财产权利,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犯罪客观方面,统而言之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现实中更多的是非法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行为。打击防范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要重点加强经济主体的市场监管和信息透明度建设,改进公安工作思路,从就案破案的被动型向无案防案的主动型工作模式转变,加大该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2.
直系姻亲能否结婚,立法并无明文规定,直系姻亲结婚所引起的法律问题,现行立法更是一筹莫展。本文将从法律、伦理道德、习俗禁忌等方面论证我国法律应将直系姻亲列入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之中。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党和国家政策持续强调集体土地征收增值收益分配应向农民、农村倾斜,然而实践中农民征地增值收益分配被忽略、剥夺、侵犯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得农民占征地增值收益分配结构的比例甚低。如何保障农民应得的征地增值收益,将政策落到实处,是全社会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立足现实,当前应注重从限制公权力与培育私法法律文化意识、提高征地成本与农民土地补偿金、强化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建设、重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格局及规范土地征收增值收益分配程序入手来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征地增值收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探讨法人人格否认对一人公司的适用,并借鉴国外成熟立法经验,论证其适用的情形、法律要件及法律后果,望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