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医疗保险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当前医疗保险制度中存在的常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从法律制度的完善来规范我国医疗保险的运行环境,运行制度,确保医疗保险体系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
安东尼奥·奈格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以批判客观主义范式、重回革命的政治性—主体性话语为逻辑构架,彻底颠倒了劳动和资本的力量关系,并以阶级斗争的革命政治学,将历史运行的中心结构转移到回归工人阶级立场的阶级构成之上,进而把非对称性的阶级对抗当作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摇摆在唯物主义和唯意志论之间的"政治的马克思主义",因对主体性话语的偏执、对历史过程的简化和对历史本质论的拒绝,最终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3.
宋晓杰 《法制博览》2008,(20):38-39
一不小心,就被儿子一本正经地称为“你们老年人……”再一不小心,就发现叫我“姐”的人越来越少,叫我“姨”或“姑”的越来越多。与一米八八的儿子并行,常被陌生人从后面追看到前面,才失望地放心离去。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论的主客架构作为一种场域性的存在蕴涵了强性的场域意识与关系性旨趣的有效性.其历史性的意义在于,客体向度中,客体由对主体的深层抽离消弭中自觉性地展现身体主体本质的有效性.在一定意义上,它实为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内在建构的意谓过程.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历史观具备双重的理论向度,即历史客观性的现实基础与主体性的社会关系,而其深层逻辑构架则表现为在科学的方法论语境中,以社会结构与历史过程为逻辑中轴,把再生产理论作为二者的中介,并最终指向人自身的解放逻辑的总体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