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6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农村,注定将成为2006年的热门词汇。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目标,给广袤的农村大地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现在只能说是刚刚破题,许多有关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还有待进一步厘清。比如,主张选准一个人、改变一个村,简称“能人治村”论这几年就颇有影响。现实中的确不乏由于某个人的努力,改变一个村的事例。但“能人治村”的观点是否站得住脚?日前北  相似文献   
2.
日前,一位在某部委机关工作的朋友,谈起单位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说只是“整”住了几位食堂大师傅。原来,活动开展前,机关党委到各部门听取意见,一时搞得很热闹。但没想到,最后“集中”出来的意见竟是这么一条最突出:机关食堂伙食差,师傅们常明目张胆地往家拿东西;菜味忽咸忽淡,菜品单调……于是,本着“边学边改、边议边改”的精神,领导批示、行政后勤部门承诺,要严肃查处。据说这招颇为见效,此后就不大见师傅们公开分东西了。不过,菜味忽咸忽淡的问题一时还没好转。有人开玩笑说:恐怕得等到整改提高阶段才能解决。  相似文献   
3.
党章的权威性从何而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初召开的中纪委六次全会,引人注目地强调了党章的作用。中央领导同志在讲话中,强调“国有国法,党有党章”,突出了党章在党内的至尊地位。为什么党章的地位如此受重视?正如“国有国法,党有党章”所揭示的,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党章是党活动的总章程。党章篇幅不长,却凝结着党长  相似文献   
4.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尽人皆知的古训。然而今日中国每年公款吃喝费用高达1000亿元,这一发人深思的数字给我们敲响了“奢侈之祸,甚于天灾”的警钟(  相似文献   
5.
湖南慈利县交警例行检查时拦下了县委书记的座驾,武装部长马上就带人对交警一顿暴打;长沙望城县委书记更加干脆,在亲自对交警拳脚相加地“修理”一番后,还扔下一句大实话“:我是县委一把手!你算什么东西?!”面对“一把手”的权力,本期选题我们将从腐败的重灾区——书记腐败入手,步步追问导致“一把手“”权大于法”这一怪现象的原因以及对策所在。  相似文献   
6.
2003,留给人们最深的记忆,就是一个接一个危机的考验。危机正如考题,首先摆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前。这不禁令人想起胡锦涛同志就任总书记不久,在西柏坡毛泽东说出“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这一名言的地方,胡锦涛总书记形象地比喻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使命:“今天是这场考试的继续。”  相似文献   
7.
1993年,《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一个规模空前的学心邓小平理论的热潮迅猛兴起,全国参加各种形式脱产学心的班干部约2100万人次,90%以上的县处级以上班干部基本通读全书。  相似文献   
8.
崔士鑫 《民主》2007,(3):27-28
对话人物:冯骥才,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当代作家和画家。以创作民俗和地域文学见长,作品有《神鞭》、《三寸金莲》、《炮打双灯》等。近年来,他把主要精力用于调查民间文化现状、抢救民间艺术、宣传民俗文化,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发起人和领导者之一。现任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际民间艺术组织副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9.
今年七一,是建党85周年纪念日。逢五逢十,按惯例是个“大节庆”。这一次又赶上历时一年半的全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束,更显隆重。一批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受到表彰,让人们体会到了党生生不息的活力。同时人们回顾党所走过的85年光辉历程,对比和展望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对有关党的建设方面的新闻,也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前不久,浙江宁波推广村级公务“零接待”,下乡干部“自带饭票”,就成了媒体关注的热点。不少人认为,干部“自带饭票”成为新闻,本身就值得反思。干部下乡“自带饭票”,应予肯定。…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春节前后,有两件引人注目的事,看似互不搭界,实则意义相关。 一件是北京一"房地产大鳄"提出"先满足富人"而引起争议。据报道,这位自称"是很富的人"声言:"不要让所有的老百姓都买房子,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生产量。在供应量很少的情况下,一定是先满足最富的人。"这一被称为"富人优先论"的言论,令人瞠目。更令人惊讶的是,说这话的人,是一位大型国有企业的负责人,而且是北京市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