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5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作为一个具有两岸语境、概念边界和政治逻辑的观念系统,两岸政治话语可以从类型划分、构成要素和基本特征三个维度建构两岸关系研究的新视角。基于政治话语和政治文化的内在联系,当前的两岸政治话语被视为两岸政治文化差异格局的产物。两岸政治话语的未来命运取决于两岸能否在实现国家统一的伟大进程中创造出现代文明基础上的新型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2.
政治协商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协商诞生的过程、形式来看,政治协商作为协商民主的一种形式,能够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包容和表达各种利益诉求.政治协商与协商民主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的,将两者等同或者是混淆的说法和做法是片面的,是不利于中国现代化政治民主进程的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张季  张晋山 《传承》2012,(13):24-25
红色资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精神动力和内容,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校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将红色资源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注意与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日常文化活动以及平时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的基本目的是探求两岸政治定位的话语构建路径.求证“一国两区”能否恰当、有效地表述两岸之间的政治定位,成为两岸共同话语的又一组成,则是笔者行文的基本立足点.为达此目的,全文的基本假设是台海之间的政治互动正在构建一个有关两岸政治定位的话语谱系,要说明的问题是:在这一话语谱系之下,两岸政治定位呈现出怎样的认知图景;“一国两区”的话语属性以及被纳入大陆对台政策话语的几率可能;为进一步推动和平发展的两岸关系,“一国两区”话语又有着怎样的改进空间和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5.
1949年以来,在两岸不同的政治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之下,形成两个存在明显差异性的政治话语系统,这种差异性代表性地体现在两岸官方政策文本.本文以两岸政策话语的概念界定为研究起点,选择“一个中国”作为分析样本,进行两岸政策话语的比较.研究发现两岸政策话语差异的实质,是两岸两个竞争中的政权基于各自的权威性需要而争夺话语上的主导权.两岸政策话语差异已严重影响两岸政治对话和政治谈判,甚至影响到两岸民众的相互理解和共识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所谓“清华百日大武斗”是指在蒯大富、任传仲、鲍长庚等人的组织和指挥下,以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分裂的两派为武斗双方,从1968年4月14日至1968年7月28日发生在清华大学校园内的一系列武斗事件。它持续时间长、死伤人数多、经济损失惨重,受到了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的严密关注和严厉批评。此后,零星武斗在各地虽仍然存在,但大规模、有组织的武斗却很少发生。因此,清华大学百日武斗可以说是“文革”期间“全面内战”停止与否的分水岭。笔者希望通过对这段历史的简单回顾,帮助广大读者了解这场武斗的前前后后。  相似文献   
7.
作为缅甸最强大的组织机构,缅甸军方在其国家事务中扮演着双重角色。1962年奈温建立军事政权以来,缅甸军方在主导缅甸政治进程的同时,借助国有化政策实现了“藏富于军”。20世纪90年代,缅甸军方通过出口自然资源获得了大量预算外收入,成功解除西方的经济围堵和政治封锁,快速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组织机构的现代化转型。强大的军方经济体系对缅甸军政关系及社会治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是维护和强化了缅甸军事威权主义的韧性,为军方采取灵活策略、确保“有纪律的民主”提供了关键支持;二是市场化经济改革难以逾越军队利益固化藩篱;三是公民难以抵御国家的政治渗透,社会整体民主政治意识缺失。考察缅甸军方的经济行为,有助于刻画缅甸军事威权统治的全貌,深入理解缅甸军方在国家建构议程中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8.
《联邦党人文集》作为美国新宪法修订时期的开山之作,它的政治价值在近代史上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中庸”思想作为中西方文明的共同结晶,从古希腊时期起,一直对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联邦党人文集》“中庸”政治思想,虽产生于两百多年前,但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同时因为它是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武斗是“文化大革命”这场极左运动的一个分支 ,也是把新中国推向“天下大乱”的主要构因。武斗高潮时 ,“文化大革命”大有演变为“武化大革命”的趋势。在武斗最集中的 196 6年至 196 8年里 ,双方武器是越打越精良 ,人数是越打越多。新中国的历史上爆发了一场为了同一个主义 ,同一个领袖甚至同一句话而大打出手的“奇怪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这些武斗事件 ,是与当时的政治风云变幻 ,政治力量消长紧密联系的。为了更好地了解武斗 ,弄清它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本文对发生在 196 6年至 196 8年的武斗事件作一历史归类 ,分三个阶段来…  相似文献   
10.
张晋山  胡燕 《传承》2008,(24):16-17
政治协商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协商诞生的过程、形式来看,政治协商作为协商民主的一种形式,能够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包容和表达各种利益诉求。政治协商与协商民主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的,将两者等同或者是混淆的说法和做法是片面的,是不利于中国现代化政治民主进程的发展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