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回顾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三十年,成就、挫折、希望、遗憾都难以置信地交织在这一短暂的历史中。当依法治国进入新的阶段,关切点从立法的"量"转移到立法的"质",我们不得不回头审视现有的法律规范,尤其是在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们数量庞大、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也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对“依法治法”的探讨不得不归因于对依法治国发展阶段的敏锐观察和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2.
行政公益诉讼以诉的形式履行法律监督的本职,其本质应被理解为检察监督制度,诉前程序实质化的讨论应遵循这一制度逻辑。以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的良性互动来实现诉前程序实质化具有正当性和可能性,二者在实现公益的目标上具有一致性,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权力分工配合格局,通过互动能够增进各主体对公益的认知理性,有利于公益问题的实质解决。实践中,应严守良性监督与良性协作的双向要求,划清良性互动的作用场域、完善良性互动的参与主体、创设良性互动的适用空间。  相似文献   
3.
宪法学课程因其较强的理论性与高度的政治性导致其教学呈现出教学内容抽象教条、教学过程枯燥、教学效果不佳的状况。为改善这一状况,引入案例教学法势在必行。基于宪法学的课程特性,宪法学案例教学应被定位为课堂教学,其过程和目标为"以案引法、以案析法、以法辩案"。其具体实施应把握好案例选取、师生课前准备、课堂组织、案例集的编写几个环节。未来宪法学案例教学法的发展应处理好其与传统教学法的关系,并注重互联网技术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行政诉讼因建构理性而在本质上异于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建构理性决定其需要法律创设,尤其需要宪法创设,否则将因动力缺失而先天不足.我国宪法对行政诉讼的涵摄正面临上述困境,回应乏力.为实现宪法与行政诉讼间的共生,须实现宪法与行政诉讼法的“纯粹化”,并关注行政法(包括行政诉讼法)的宪政背景,关注行政权的来源与合法性问题,开启一种精细化与体系化的研究方式.如此始能“激活”宪法,“救赎”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5.
<正>"依法治法"之标准分别依循上述各种西方法学派的主流脉络,本文为"依法治法"构建一个整体性图式:一是通过具有更高效力的实在法对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进行规范,并要求其具有结构和语言表达上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形成"依法治法"的规范标准;二是通过自然法(实体自然法和程序自然法)对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