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曹寅等人承刻钦颁<全唐诗>、<佩文韵府>二书是清初出版史上的大事.二书的刊刻地均在扬州,刊刻<全唐诗>成立的机构名"扬州诗局",刊刻<佩文韵府>成立的机构名"扬州书局",虽一字之差,实为两次组局.两次刊书活动在刊刻主持者、刊书规模、难易程度上均有着显著差异.两次刊书活动中均存在一定的搭刻私书现象,这些私书的刊刻与组局的主旨无关,故不得纳入清内府所刻书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3.
对深圳“行政三分”法改革的进一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红军 《行政与法》2003,(11):73-75
当前,深圳以行政决策、执行和监督三项政府职能相对分立为模式,以公共政策领域为改革的切入点重新构架政府组织结构。学者称之为“行政三分”法改革。那么它同以往的行政改革有何不同?又是怎样的一种管理模式呢?本文将对此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4.
如何培养法学专业大学生综合能力?如何把法学专业学习与社会司法实践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培养应用型司法人才?认为法学专业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较好的文体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5.
“臣工刊书进呈内府”现象是康、雍、乾时期出现在统治者上层领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臣工们以个人的力量承刻了部分本应由中央机构刊印的书籍,或直接将自己编刊的书籍连板进呈给内府,将其纳入中央机构刻印书的行列。这种现象出现得最为集中、涉及人员和书籍最多的时期在康熙朝中后期,这一时期承刊书籍的大多数臣工们在刻书风格的选择上都与江苏巡抚宋荦一样钟情于软字精写精刻。他们的积极参与,使得“康版书”风格影响迅速扩大、广泛传播,成为这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标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