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法律   4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亚虹 《法治研究》2014,94(10):28-37
知识产权的外部边界在哪里?内部边界又怎样划分?知识产权法与其他法律之间,以及知识产权法内部之间有没有明确的边界?如果有,在哪里?如何划分?如果没有,需不需要明确划分?如果需要,为什么?有没有可能划分清楚?如果不需要,又是为什么?有什么好处?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并且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本文旨在把这些"混乱"的境况呈现给读者,由此激发大家一起来分析产生这个境况的原因,并探讨改变这一境况的可能之方案以及知识产权未来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哈佛鼠的命运:国际专利保护发展的趋势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七年前我曾在《中外法学》上发表一篇“读书札记”,题为“西法中移的文化困惑”这篇“札记”介绍并捎带评论了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东亚法律中心主任安守廉(William Alford)教授于1995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偷书不算偷:中华文明中的知识产权法》一书。我在“札记”中说到,“安守廉教授以知识产权制度在中华文明当中的发展为例,来探讨外来制度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问题,其选题和视角无疑是非常恰当和独到的。”事实上,安教授的这一独特视角至今仍然启发并影响着我在思考中国与世界在知识产权制度发展上互动关系时所应该考虑的各种因素。尤其是在思考下面我要探讨的问题:即中国应该在国际专利保护发展的趋势中作什么样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李亚虹 《中外法学》1998,(6):110-116
<正> 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东亚法律中心主任安守廉(William P.Al Alford)先生的《偷书不算偷:中华文明中的知识产权法》(To Steal A Book Is An Elegant Offense: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In Chinese Civiliza-tion)(下称《偷》)一书,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于1995年出版。全书共六章。第一章为概论;第二章追寻古代中国知识产权的踪述;第三章回顾19末20世纪初西方知识产权概念的引进;第四章描绘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法;第五章介绍知识产权在台湾的发展状况;第六章评述美国对华知识产权政策。全书从历史到现实,从学术到政策,生动达观,史料充足,为研究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意义重大之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4.
对转型时期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转型时期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的思考李亚虹一、背景中央和地方立法关系的变化,是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大背景之下产生的。在此背景之下,作为“游戏规则’制定者及权力结构一部分的立法机构,其行为模式也开始改变,开始注意市场及社会经济本身的规律,配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