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升元 《理论探索》2006,2(3):138-140
行政相对人对行政的监督,不是一般的民主监督,而是法律监督。它是行政相对人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对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实施国家行政权力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所进行的监督,它具有直接性、广泛性、利己性和软弱性等特点。根据“公民权利制衡行政权力”的原理,可以充分运用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实现行政相对人的行政监督。目前,亟需通过全面提高监督主体的法律意识、大力完善与行政相对人监督相关的法律制度和逐步健全行政相对人监督机制等,来完善行政相对人的行政监督。  相似文献   
2.
中小企业经营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资金的需求,专利权质押融资是中小企业现实的融资方式。专利权具有价值、使用价值和可转让性,然而,由于专利权质押融资风险大,融资难,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目前的制度不足以化解风险,鉴于中小企业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政府有必要利用自己在信用、资金以及信息方面的优势,通过规范专利权评估、健全产权交易市场、提供信用担保,进行收益控制等手段,化解专利权质押风险,以促成中小企业融资。  相似文献   
3.
公民维护公共秩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秩序通常指法律、纪律以及优良的社会习惯等行为准则,一般包括公共场所的活动秩序、交通秩序、社会管理秩序、工作秩序、居民生活秩序等。在现代社会,以权利形式体现公民利益的人权的实现,仅仅依靠公民个人获得权利和主张权  相似文献   
4.
免检法律关系本质上是行政法律关系,免检行为作为免检制度的核心,理论上只能是质量行政主体在行政裁量范围内就某类产品在一定期限内免于质量监督抽查的内部行政行为,不能也不应被异化为既颁发免检证书又推广免检标志的外部行政行为。鉴于免检法律关系双方基于利益驱动已将免检制度异化,行政法学理论不应支持推行所谓免检制度,而应探索构建一套科学规范的免复检制度。  相似文献   
5.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亟需构建公权引导、公民参与和媒体传导有效互动的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模式。强有力的公权引导要求立法机关参与普法、执法机关重视执法教育、司法机关拓展司法公开的深度和广度;有序的公民参与要求全面落实民主立法、深入推进执法、切实开展公民法治监督;媒体传导要求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体进行公民意识的普及以及鼓励和扶持公民教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升元 《理论探索》2005,(1):105-106
特别权力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行政关系 ,其法律救济主要是以代替性纠纷解决方式为原则 ,有限适用司法审查。代替性纠纷解决方式主要有行政申诉、信访、行政复议、行政裁决、谈判、调解及仲裁等 ;有限适用司法审查主要指根据“重要性理论”和正当程序原则对特别权力关系进行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7.
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应将行政保护的重心前移,着力构建以行政给付和行政确认为主导,行政检查、行政处罚和行政裁决为重要辅助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体系,并根据这一转变明确单行行政法律在其中的适用,探索设立依职权确认、先发明制度和限制知识产权的认定与备案审查机制、取消或减免申办中的各类行政收费、严格控制行政自行强制执行的范围、取消对商标初审异议裁定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