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治理"白色污染"必须运用经济手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色污染”是长期破坏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的“痼疾”。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为了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居住环境,应当在治理“白色污染”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中国政府在申办奥运会时曾向世界承诺,要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科技的、知识的奥运,绿色的、生态的奥运,人文的、可持续发展的奥运”。遗憾的是,北京治理“白色污染”的成效甚微,已经落在上海等城市的后面,与实现“绿色奥运”的目标相距更远。随着举办奥运会的时间在一天天迫近,市政府应痛下决心,把治理“白色污染”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科学制定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  相似文献   
2.
3.
2009年《中国法治发展报告》指出:在我国因能够采集到公民身份证信息的机构疏于管理和一些不法分子的违法行为,致使我国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非常严重,已经在社会上出现了大量兜售房主信息,股民信息、商务人士信息、车主信息、电信用户信息、患者信息的“非正常”现象,甚至以此为赢利点形成了一个新兴的“信息倒卖”产业。我国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法律保护体制十分脆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千扰了正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鉴于此,我国的权力部门针对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加大了立法和执法的保护力度。本文针对湖北省武汉市关山街社区的研究旨在于为我国的立法工作提供实证性支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