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古人的一切观念、范畴、理论框架和心理习惯等,都是由和谐精神来生发、规范的。儒家的中和,道家的天和,佛教的圆融无碍,归根结蒂都没有跳出古典和谐圈子。和谐、和睦、平和等思想观念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潜在精神和气质。虽然在这些和谐文化中有着许多封建糟粕的东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里面也存在着许多对建构现代和谐社会有益的资源。  相似文献   
2.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品德的形成是内外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社会教育是外因,自我教育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当学生对外在的德育要求内化为自身需要时,才能最终实现教育人、培养人的目的。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个人教育离开自我教育是  相似文献   
3.
正检察官与律师关系(以下简称"检律"关系)看似是一对矛盾,其实它们具有和谐的趋同性,而二者和谐与趋同来源于对法律的尊重。但是在一些地方,却出现了检察官与律师对立、交恶的情况,导致两个队伍相互不信任,无法达到共同推动法律事业的目的。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建立新型检律关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李川国 《法制与社会》2014,(11):105-107
审判机关无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是束缚我国行政诉讼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主要采取提级管辖和异地管辖的方式予以解决,但这两种方法有其不可克服的缺陷。人民陪审员并不受党政机关干预,以人民陪审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但要完美的应用于行政诉讼中,我国的人民陪审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判例制度在我国确立的必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案例为支点 ,着重从立法方面、成文法自身的缺陷、法官自身的素质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相同案件没有得到相同判决”的产生原因 ;进而分析了判例制度相对于成文法的优势 ,提出在我国逐步推行判例制度对于完善法制、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及对不赞成引进判例制度的若干观点的比较认识 ;在此基础上 ,就我国推行判例制度的进路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