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法律   2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行侦查权之司法制约的比较考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昌林 《河北法学》2003,21(1):52-58
错案的根源在于侦查。故欲保证案件质量 ,则须加强对侦查权的制约。用刑事裁判制约侦查权 ,不但为现代各国刑事诉讼立法所承认 ,也被国际公约所认可。我国刑事诉讼法未规定刑事裁判权对侦查权的制约 ,侦查权基本上处于不受制约的境地。如此 ,则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为履行国际公约规定的义务 ,强化对侦查权的制约和对犯罪嫌疑人之人权的保障 ,我们应当设立刑事裁判权制约侦查权的制度。  相似文献   
2.
刑事诉讼模式的立法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诉讼模式是实现刑事诉讼目的的手段。在刑事诉讼目的的指导下,我们应当根据我国的国情,选择适合的诉讼模式。由于律师辩护还不普遍,证人出庭较为少见,刑事审判对诉讼卷宗的严重依赖,我国无法普遍实行证据开示制度、起诉状一本主义,实行预审法官与庭审法官分离,贯彻直接、言词原则。我国的刑事诉讼模式的立法选择,应当充分注意这些因素,在增强诉讼的对抗性的同时,应当强化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因素。  相似文献   
3.
李昌林 《学习月刊》2011,(24):72-72
围绕以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为核心.积极构建现化纳税服务体系.现阶段在部分干部的思想上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误区”,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税收服务的顺利进行.而且会影响税收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4.
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研究过程中,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主张我国应当借鉴对抗制诉讼模式,降低羁押率,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对抗制以发达的律师辩护制度为存在前提,以对抗性的文化为支撑。我国不具备实行对抗制诉讼模式的制度基础和文化条件,因而增强职权因素,强调公、检、法机关的客观义务,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同样,我国也不具备降低羁押率、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的条件,所以缩短羁押期限、减少办案环节才是我国提高诉讼效率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一直存在逮捕措施适用较多、羁押率过高的问题,与无罪推定和国际准则的要求不符,不利于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为降低羁押率,建议一方面从逮捕的证据条件、刑罚条件和必要性条件三个方面严格掌握逮捕条件;另一方面寻求逮捕以后变更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途径,增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在羁押后的变更适用,从而达到缩短羁押期限,最大限度地减少羁押的不利后果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古人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饰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唯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不诿过,在真理面前勇于否定自己的谬论、谬误,改正自身的缺点、错误,这是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心境。  相似文献   
7.
如何做好新时期税务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探索新形势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无疑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目标,值得深入研究、认真探讨。一、新时期税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随着我国的改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的量刑程序改革一直把重点放在检察机关与法院活动的变化上,却忽略了被告人对于量刑程序的参与。被告人参与到量刑程序之中不仅能有效地制约法官量刑裁量权的行使,其本身的参与也正是程序正义的重要表现。刑诉法的修改与"两高三部"颁布的量刑规范意见一同为被告人参与到量刑程序中提供了很好的制度基础。被告人积极参与量刑证据收集时,法检也应当履行适当的义务。同时法院对量刑程序应当适用变通的证据规则与证明标准,这样才能使被告人真正参与到量刑程序中来,并有效地促进量刑公正。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近、现代刑事诉讼的本质就是要解决在追诉犯罪过程中国家权力与公民个人权利之间的冲突和平衡问题。”〔1〕其中,作为平衡原则的一个重要内容,控辩平衡有助于体现辩方的诉讼主体地位,实现辩方的程序参与权,从而在法庭上提出有价值的辩护意见,为法官创造一个“兼听则明”的查明案件真相的有利条件,对于实现诉讼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都不可或缺。“目前,两大法系国家的法律理论已普遍承认控辩双方诉讼地位的平等是审判公正的一项内在要素”。〔2〕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法》通过强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控…  相似文献   
10.
论走私罪及其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我国关于走私罪的立法和司法解释之后,对现行刑法走私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做了较为深入的论述,尤其是对走私罪的客观要件做了全新的论述。文章最后对我国走私罪之刑事立法的缺陷进行了评析,并提出了完善走私罪之立法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