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治理规模与治理模式的关系一直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议题。现代化会带来治理规模的放大,治理规模的放大会带来治理成本上升、治理成效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仰赖治理模式的创新。对于新加坡而言,高速进行的现代化虽然带来了治理规模的扩大,但新加坡通过改进治理技术,特别是建立政府与社会"互赖式治理",以最小的成本化解治理规模扩大的难题。对比中新两国的人口和疆域规模,现代化带来的治理规模难题必然是新加坡所难以比拟的。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学习和研究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黄骏 《前沿》2011,(5):53-55
在密尔看来,民主制度的最大优越性其实就在于其能促进社会和个体的功利和进步。但是,也正是这种民主价值的外在预设使其民主思想中出现了过程民主和实质民主的冲突。在两者的冲突中,密尔将权能原则置于平等原则之上,提出了多元选举制度,这也为许多后世民主思想家所批评。  相似文献   
3.
李黄骏 《法制与社会》2011,(15):282-283
本文从丛日云的《在上帝与恺撒之间》出发,就中世纪神学语境下的二元权力体系及其现代转型作了简要的论述和探讨,以期对相关的学术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李黄骏 《法制与社会》2014,(12):198-200
在洛克的政治思想体系中,财产权占据了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是其个人主义在财产理论上的映射。在他看来,只有个人的利益和需要才是明确和本质的;而社会或政府只是个人利益的派生物,只是维护个人利益的工具;而社会或政府只是个人利益的派生物,只是维护个人利益的工具;与个人利益相比,社会和公共利益是模糊和非本质的。  相似文献   
5.
一些学者认为,马基雅维里将政治中的道德价值剥离出来,使政治仅仅成为一种过程或工具,从而揭开了政治科学的序幕,赋予了政治学以新的内涵和外延;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马基雅维里只是赋予了政治本身以价值,使政治和道德一样,都具有了终极的意义,从而打破了西方长期以来的一元的道德价值体系.本文正是试图沿着政治与道德这条主线分析马基雅维里的价值观,还原一个真实的马基雅维里.  相似文献   
6.
公民美德之于共和国的重要性在于其提供了唯一的保障和动力.对于联邦党人之前的所有思想家而言,离开了公民美德的共和国是难以想象的,而这种对于公民美德的执着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这些思想家对于国家规模的思考.从这层意义上说,联邦党人如果试图突破共和国规模的限制,那么他们首先就必须重新定位公民美德之于共和国的意义,并为拟议中的大型共和国提供一种全新的保障和动力.  相似文献   
7.
李黄骏 《研究生法学》2007,22(2):116-122
"阳光将只照耀自由人的世界的时刻将来临,人们除理性之外不承认任何主宰,那时,暴君和奴隶,教士和其愚昧或伪善之工具均不复存在,除非是在历史的过去或舞台上。活到破晓之日将无比幸福,常保青春才是极乐世界!"——孔多塞罗伯特·达尔在其著作《民主及其批评者》中提出"民主的三次转型"的概念。而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