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0 毫秒
1
1.
杨学林 《南风窗》2012,(22):24-26
在一个刑事案件中,如果大量充斥着非法证据,而辩护律师竟然视而不见,放任其作为定案的依据,因此而导致错案的发生,辩护律师是失职的。刑辩之惑作为律师,我参加过多个重大刑事案件的辩护。业内有资深律师认为,要做技术型刑辩律师,不要做炒作派。这样的告诫貌似公允,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我周边许多活跃在一线的刑辩律师,时常谈起这样的话题:刑辩律师有没有用?有些委托人告诉我,从公安局到检察院到法院,办案人员都告诉他们:请律师没有用,案子是我们定的,律师能定案吗?客气点的会说:请律师  相似文献   
2.
杨学林 《法人》2007,(9):60-61
对"市管县"、"市管市"的探索与研究,不应仅停留在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的层面,还要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来追根求源强县要求扩权,在全国已屡见不鲜。但基本上是官方行为,老百姓并不十分关注。滕州是一个特例,来自于民间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而官方却没有一点声音。后来赵恒先提起了  相似文献   
3.
1997年,本刊第24期刊登了本社记者张晖采写的《第四十六次进京上访》一文,记录了成都老人宁素芬长达15年的申诉上访之路。199年3月,本社记者张晖再次以《46次申诉之后》为题,表达了我们对宁素芬老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