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1.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温度下家兔尸体玻璃体液内K~+、Mg~(2+)浓度随PMI的变化规律,探索应用混合效应模型推断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可行性。方法家兔处死后分别置于5℃、15℃、25℃和35℃温度下保存,在0~120h内每12h双眼交替微量提取玻璃体液80~100μL。应用生化免疫分析仪检测玻璃体液中K~+、Mg~(2+)的浓度。应用混合效应模型进行分析拟合,建立PMI推断方程。使用放置于10℃、20℃、30℃温度下均经过20、40、65h的样本检测数据对PMI推断方程进行验证。结果各温度(y)下家兔玻璃体液中K~+、Mg~(2+)浓度[f(x,y)]随PMI(x)延长均呈上升趋势。在5℃~35℃,PMI及温度拟合的K~+、Mg~(2+)浓度方程分别为:f_(K~+)(x,y)=3.413 0+0.309 2 x+0.337 6 y+0.010 83 xy-0.00247x~2(P0.000 1);f_(Mg~(2+))(x,y)=0.745 6+0.006432 x+0.0338y(P0.000 1)。经验证,PMI为0~40 h时,K~+、Mg~(2+)浓度推断PMI的偏离时间均在10 h以内;PMI为40~65 h时,偏离时间在21h以内。结论在5℃~35℃的环境温度区间内,利用混合效应模型拟合的方法可实现利用温度和玻璃体液物质浓度双参数推断PMI,将为解决玻璃体液化学物质在PMI推断中的实际应用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秩序变革期,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和安全状况出现新的特征和问题。在体系演进的不同阶段,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核心逻辑不同。在运行之初和体系修正时期,制度变迁是核心逻辑,而在霸权护持和体系重构时期,权力政治是核心逻辑。由此,对国际货币体系变迁的解释需要综合考虑权力逻辑和制度逻辑在国际货币体系不同阶段的相互作用和共同影响。从制度逻辑而言,国际货币体系长期存在的诸多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甚至有更加恶化的趋势,主要包括主权货币充当国际货币的困局、全球宏观经济失衡与调整不力、汇率波动与失调持续加剧、全球货币治理组织低效等,国际货币制度变迁的“均衡困境”持续存在。同时,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已步入霸权护持期,权力博弈和大国竞争更加显著,国际货币体系变革又陷入新困境,即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国美国无意或无力修正体系的根本性问题和解决其结构性矛盾,转而运用多种方略维护美元霸权,但这些霸权方略的反噬效应,使国际货币体系变得更加不稳定和不安全。国际货币制度变迁和权力政治博弈逻辑下的新旧困境交叠,维护国际与国家货币安全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由此也为相关研究带来一个新的研究议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在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玻璃体液中钾离子浓度变化规律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家兔处死后分别置于5℃、15℃、25℃和35℃温度下保存,在0~120h内每12h双眼交替微量提取玻璃体液80~100μL;应用罗氏DPPI生化分析仪检测玻璃体液中K~+的浓度;应用插值函数进行分析拟合,建立死亡时间推断方程。结果各温度组家兔玻璃体液中K~+浓度随死亡时间延长均呈上升趋势,对所得数据进行插值拟合,在5℃~35℃的温度变化区间内,K~+浓度变化与PMI关系的三元五次曲面方程:f(x,y)=-1.998e~(14)+1.345e~(12)x+5.902e~(13)y+0.005 585x~2-4.509e~(11)xy-3.876e~(12)y~2-0.000 286 8x~3+0.003 545x~2y+4.406e~(10)xy~2-1.746e~(10)y~3+2.669e~(-6)x~4-1.568e~(-5)x~3y-0.000 177 1x~2y~2-1.64e~9xy~3+6.669e~9y~4-8.672e~(-9)x~5+4.467e~(-8)x~4y+2.354e~(-7)x~3y~2+2.459e~(-6)x~2y~3+2.05e~7xy~4-1.214e~8y~5(R~2=0.995 6),其中温度为自变量x,K~+浓度值为自变量y,PMI为因变量f(x,y)。结论在5℃~35℃的环境温度区间内,家兔眼玻璃体液中K~+浓度变化与死亡时间关系符合三元五次方程分布,利用插值函数拟合的方法可将环境温度作为参数,实现在环境温度变化条件下进行死亡时间推断。  相似文献   
4.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于某,男,46岁,四肢麻木、无力、活动受限5年余。某年2月28日,于某接受夏某的"偏方治疗":在约6m~2大小的较密闭的房间内,于某全身被涂上"鸵鸟油"(其主要成分为鸸鹋油),后以薄膜包裹全身,盖着被子,躺在铺有电热毯加热的床上,且用3个电暖器同时加热。在此期间电热毯及电暖器均一直处于高热档位。家属称一直未见于某出汗,"治疗"约4h后,于某出现嘴唇发紫,呼吸困难等症状,于当日15时许死亡。  相似文献   
5.
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推断是法医学领域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玻璃体液一直是法医病理学用于PMI推断和死后化学物质分析的热点之一。本文从玻璃体液与其他常见体液的比较、温度对玻璃体液的影响、玻璃体液检测方法及数据拟合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利用玻璃体液推断死亡时间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乙醇与乌头碱联合染毒对大鼠心室肌细胞RYR~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优化的方法进行新生大鼠心室肌细胞原代培养,设置4组实验组,分别为A、B、C、D组,即分别用1μmol/L乌头碱、5mmol/L乙醇+1μmol/L乌头碱、50mmol/L乙醇+1μmol/L乌头碱以及100mmol/L乙醇+1μmol/L乌头碱进行染毒,同时设立对照组(E组)。染毒1h后,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RYR~2蛋白含量,重复实验,将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μmol/L乌头碱作用1h,使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RYR~2蛋白量增加;5mmol/L乙醇、50mmol/L乙醇分别与乌头碱联合染毒组中RYR~2蛋白表达量均较单独乌头碱染毒组低;100mmol/L乙醇-乌头碱联合染毒组RYR~2蛋白量与单独乌头碱染毒组相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乙醇-乌头碱联合染毒对RYR~2的蛋白量有明显影响,不同浓度乙醇与乌头碱联合染毒对RYR~2的影响效果不一致,低浓度乙醇能拮抗乌头碱引起的RYR~2含量增加,随着乙醇浓度逐渐升高,拮抗作用逐渐减弱,且有向协同作用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