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3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司法独立与西方法治观念密切相关,其基本内容包括观念层面和制度层面,司法独立不仅意味着机构与权限的独立,还意味着推理模式与程序的独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通过要求司法的公正和现代化,以期实现社会治理方式的合理化和科学化,其中司法独立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课题,对此,国家也提出要"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的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本文指出随着人们追求法治社会意识的不断增强,制约司法独立的各种问题必将最终解决,真正的司法独立体制必将确立。  相似文献   
2.
不断演绎的政治神话:“中国威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威胁论”自九十年代初在国际舆论中出现,虽明显荒唐,却愈演愈烈,渐成西方对华舆论的主流并呈不断“发展完善”趋势。那么,这则现代的政治神话何以成篇并续版不断呢?循着“中国威胁论”变化演绎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这一谬种流传、“成势”的原因所在。一、填补真空的“美国之敌”迄今为止国际舆论中涉及“中国威胁”内容的论调很多,论述文章不下百余篇,一些国家政要在各种场合的言论也时有所见,涉及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等诸多方面,虽然侧重不同,分量有别,但内容相互交织呼应,成为一种国际性的反华逆流。那么…  相似文献   
3.
不断演绎的“中国威胁论”梁立华“中国威胁论”自90年代初在国际舆论中出现,虽然明显荒唐,但却愈演愈烈,渐成为西方对华舆论的一股逆流。“中国威胁论”是怎样演绎的呢?本文作一简要分析。迄今为止国际舆论中涉及“中国威胁”内容的论调很多,论述文章不下百余篇,...  相似文献   
4.
梁立华 《前沿》2005,(9):35-38
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博大精深,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对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全面阐述,回答了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同时对改革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了充分论述。二是提出了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解决了改革的方向问题,并同时强调了要注意改革的风险性,分析论述了产生风险的主客观原因。三是对改革的总体思路提出了应遵循的一系列原则,解决了如何保证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最后成功的问题。继承、发展邓小平关于改革的基本思想,对于我们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作为一名司法所所长、人民调解员,扎根基层的30年间,我先后辗转黑龙江省桦南县大八浪乡、闫家镇、明义乡等多地司法所、调委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