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作为产生于美国的概念,专利密集型产业的中国发展需要采用科学审慎的培育模式.在准确认知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市场功能与专利制度保障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和高素质人口优化产业测度和评价标准,平衡产业资源要素投入,考虑产业发展过程中产品、技术与专利周期,分析专利密集型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的关系,形成促进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政策合力.进而在科学、政策和法治三方面,探寻产业发展的中国路径.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基于专利统计、专利文献、专利调查和政府行政管理的指标系统,但指标设计仍存在结构缺陷,突出表现为重创造、轻运用的情况,专利保护和服务指标亟待完善。社会公众不能准确把握指标内涵,对指标真实作用和决定要素缺乏准确认知。在专利指标使用方面,政府功能性评价能力强,学术运用能力弱,指标数据对专利经济学研究支持力度不足,反映市场竞争能力的企业专利指标失位。提倡从政府管理和学术研究两个层面加强基础指标的设计与利用,建立以指标分析为基础的专利经济学科全面提升专利对经济结构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3.
毛昊  刘夏 《知识产权》2020,(10):51-63
专利无效制度提供授权专利的二次确权。无论专利是否涉及侵权诉讼,只要利益相关主体提供了新的证据,专利无效审查机构均会对相关权利要求进行重新检查。基于成本效用的经济学视角,专利无效制度是对错误授权的有效的纠错机制,服务于专利制度以及授权专利整体质量的提升。与欧美等国家相比,中国专利无效制度使用率整体偏低,大部分存在争议的专利并没有进行无效纠错,依然存在于专利市场上,可能对后续创新研发产生阻碍,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对此,我国应提升现行无效审查部门与授权审查流程的沟通与协同,强化无效制度的纠错功能。特别是在当下专利无效制度"双轨制"的争议下,更加明确法院与行政部门无效审查制度设计的差异及影响,强化专利审查机构无效流程短周期、低成本、强技术的制度优势,避免大量专利确权纠纷涌入司法体系。与之同时,应进一步探讨异议程序等多类型行政无效流程设置,实现无效请求繁简分流,缓解无效审查的业务压力,更好满足新技术发展特征及多类型利益主体的制度诉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