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汪超 《法律适用》2021,(4):121-138
2020年12月,香港终审法院作出有关《禁止蒙面规例》是否违反《基本法》的终审判决.从纵向来说,香港三级法院的判决事实上是对香港《基本法》的同一条文所作的不同解释.而从横向来说,香港终审法院和美国联邦上诉法院乃至联邦最高法院对于反蒙面法和煽动暴力革命的判决都明显显示出公共安全和秩序等公共利益所具有的根本性的相对社会重要...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正处于社会快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妇联基层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基层妇女的枢纽,对社会的健康有序运行有着重要作用。以湖北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状况调研数据为表述对象,从"服务型、枢纽化、社会化、项目化、实事化"维度刻画了妇联基层组织现实作用空间广阔与功能发挥空间狭小的尴尬局面。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需按"一型四化"标准将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成独立的社会治理主体,从"治理体系现代化"维度理顺妇联与政府、社会、市场的关系,从"治理能力现代化"角度锻造妇联合作共治的能力,从而有效弥补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市场"失灵"与政府"缺位",形成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结构,推动传统妇联基层组织向现代公共服务型组织转变。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手机报、移动多媒体等各种形态的新兴传播媒体不断涌现。新闻媒体日渐多样化使得传媒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各种形态的传播媒体对新闻价值评判标准和选择标准的不同取向,使得当前社会舆论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面对这一新情况,作为党报媒体,如何  相似文献   
4.
以基层派出所日常工作场景为实例,通过引入移动警务系统,开发专用APP程序,解决一线民警入户采集等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多种创新技术的应用,最终实现多类数据的全方位一次性采集,减少社区民警工作内容,同时减少因入户核查给群众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汪超 《探索》2022,(4):81-91
重大突发事件展示了基层党组织面对风险冲击时能引领社区在常态化治理与非常态化应急治理之间进行适应性变迁。基于理论研究与实践考查,发现可以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础上引入“政治”与“智治”,从而搭建起基层党组织引领的“五治统合”框架。在此框架中,基层党组织通过政治引领凝聚社区应急治理合力、法治保障增强社区应急治理定力、德治教化促进社区应急治理内力、自治强基激发社区应急治理活力、智治支撑打造社区应急治理动力,有效统合了“五治”与“五力”,塑造出具有韧性的社区应急治理体系。“五治统合”的社区应急治理体系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国家治理范式的有效性,展现了基层社区应急治理范式从脆弱性向韧性变迁的过程,揭示出基层社区应急治理过程强调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在倡导人类社会包含性发展大潮之中,妇女需要提高政治地位以更好的发展,而政治更需要妇女的参与才能促进善政和善治。全文站在一个全面梳理、总结和展望的历史节点,以一系列动态数据来展示湖北省妇女参政的制度环境、制度安排发生的重大变化,展现妇女参政的行动在参与、代表以及领导层面发生了何种变化,以及妇女参政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生长点。  相似文献   
7.
公平是农民工政策的基本议题,但发展主义逻辑导向的经济话语制度性地简约了农民工政策的公平价值意蕴,带来公平性隐缺问题。农民工政策创立中的少数人对话是理解公平性隐缺问题的关键,这种对话形式使决策主体以发展主义话语合法地将农民工政策物化为促进城市化发展的政策工具,既引致公平价值出现隐缺问题,又使公平性形式化问题合法化建构。因而,有必要通过重复性的协商式对话实践,促使政府从公正的角度去认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不断调适政府的管理主义思维并向实质社会公平靠拢,重塑政策应有的品格精神与伦理意蕴,让作为社会最少受惠者的农民工的尊严与利益得到有效维护与增进。  相似文献   
8.
汪超  蔡杰 《长江论坛》2010,(5):56-61
第三人侵害债权问题一直是广受讨论的热点问题,但我国侵权责任法及其它相关法律对此问题并未作清晰详尽之规定。本文提出:第三人侵害合同债权的理论基础并非是侵害他人权利,而在于其行为侵害的是他人的合法利益;这种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类同于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但并不应该完全排斥过失的情况;这种制度从地位和功能上看只能是违约责任制度的辅助和补充。  相似文献   
9.
汪超  蔡杰 《长江论坛》2007,(4):58-61,81
司法认知是诉讼证明的一种重要方式。笔者提出并论证了法律不能作为司法认知的对象,进而主张司法认知的对象应限于:自然规律及定理、众所周知的事实、生效判决、公证文书所确认的事实。关于司法认知是否可以反驳,笔者认为要分析不同的认知对象自身的特性,并考虑到维护刑事诉讼的公证、效率,分别加以规定。除对于自然规律及定理采取的司法认知不得进行反驳外,对其他事项的司法认知应赋予反驳的权利。最后,基于对司法认知事项所作的"应予认知"和"可予认知"的二元区分,笔者分别设计了两种程序对之予以规定。  相似文献   
10.
学术道德是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规范,目前,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相应对策如下:加强学术道德教育;正确看待学术检测;完善机构形成学术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