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法律   27篇
中国政治   11篇
综合类   1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诚信政府的缺失与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用不足是当前社会活动中十分严重的问题。信用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再发展下去可能成为我国法治和市场经济秩序运行的顽疾。我们不仅只关注个人信用、企业信用的缺失,而且更应重视拥有垄断权力的政府及其官员的信用问题。政府信用的降低乃至丧失,将成为整个社会信用滑坡的根本因素。本文从社会学和制度学角度出发,分析政府自身缺失信用的成因,并就加强和完善建立政府信用提出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2.
中国法文化迈向21世纪的定位选择黎国智,田成有近现代以来,中国法文化发展的最大变化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与西方资本主义法文化传入中国,中国法传统受到冲击、改造。在世纪末即将到来,整个人类都徘徊在新文明门槛前的关键时刻,笔者断言:围绕“中西古今”的法文化之争...  相似文献   
3.
陶真  田成有 《法制与社会》2012,(36):112-114
民意与司法之间发生紧张关系,这是一种客观现象.有积极方面来看,民意与司法之间的紧张关系,可以使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如履薄冰,以免引起公众的强烈抨击而发生难以预料的后果,更可以通过民意的监督使案件审理更趋于公平、公正,实现司法正义;从消极方面来看,民意在司法过程中的过度介入,会造成民意挟持司法的局面,使法官唯民意马首是瞻,出现“不能判”、“不敢判”的后果,从而使司法的公信力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4.
在法治社会中如何做到"以德治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发生了剧烈的嬗变。嬗变中的伦理道德将走向何方 ?伦理道德是否具有通过调适实现自身绵延的可能 ,伦理道德应定位在多大的合理空间 ,中国将如何从伦理社会走向法治社会 ,在法治社会中做到“以德治国”。本文探讨并回答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探讨的法律解释的客观性问题既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又是一个疑难的问题 ,还是一个与法律实践息息相关的问题。文章以一个比较独特的视角 ,即通过比较德沃金与波斯纳的相关法律解释理论 ,研究法律解释的客观性问题 ,并结合当今的法律实践 ,探询法律解释是一种对法律本身的重构还是需要被超越这样一个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歧义与沟通:法律语境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站在哲学和人类学的高度 ,从语境论分析古今中外人们对法律理解所造成的差异或歧义 ,着重阐述了中西法律的语境差异及近现代中国法律话语的置换 ,从时间和空间的层面看待法律语境存在的差别以及这种差别给法律带来的影响 ,并从观察者的认知思路和角色差异造成的语境分化沟通和反思“什么是法”。  相似文献   
7.
转型期农村法治资源的发现、重组与良性互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者将农村作为一种社区分析空间,并将法治具体置于其中,利用各种分析或理论框架对其展开讨论,目的在于发现农村法治资源在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探讨农村社会与国家在互动过程中法治资源的重组及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释儒案法文化中的德治思想与民本主义的精贵之处及严重不足,以期吸收其合理内核,摒弃其消极方面.  相似文献   
9.
理解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几个向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以及传统文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现象,对他们解释的概念非常多元。对待传统文化,中国学术界的理解也非常多义。在我看来,要正确界定传统法文化,科学揭示传统法律文化的内涵,必须认真研究和分析以下基本问题,处理好以下基本关系,掌握如下基本向度。一、法律与文化...  相似文献   
10.
田成 《今日山西》2004,(12):45-45
山西话剧团带着他们倾力打造的《立秋》,进京献艺,为他们的“山西文化周”拉开帷幕。在北大百年讲堂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剧团让来自清华、北大的学子们以及其他领域的观众们重温了一次久违了的感动。虽然我自以为已经刀枪不入了,也没有像周围的观众朋友们那样不停地抽鼻子抹眼泪,但胸中不断涌起的感动还是让我眼睛也涨起潮来。我一朋友看完整个剧目后,用“完美”两个字来形容。它的舞台设计,把极富中国文化韵味的山西大院造型与剧中要表现的历史厚重感融为一体,而且前后布景之间用门窗做巧妙的隔离,不仅强化了纵深感和层次感,也更利于人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