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以儒、墨、道、法家思想为研究对象,笔者认为各家的法律思想有其相异之处,但也有相通的地方。如关于对待法律的态度、关于法律与经济的关系、各家都有一定的“爱民”思想、都看一定的“限制君权”思想、都有“大一统”的观念。并对各家法律思想相通性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续晓梅 《河北法学》2011,29(2):25-32
"狱"字是中国法制史研究中常用到的一个字,在现代汉语中,"狱"字的含义常常被界定为监狱,从而使古文献中的"狱"字被误读。作者通过分析古文字"狱"的结构,"狱"字的历史演变,中国早期监狱的名称,并结合古代文献的记载,最后得出结论:"狱"字本义为诉讼而非监狱。在探究"狱"字本义的同时,作者通过研究中国早期的监狱制度,认为教育为本是我国监狱设置的早期理念。  相似文献   
3.
续晓梅  冯江峰 《学理论》2013,(32):230-232
对明清时期陕南地区的部分水利碑刻资料进行研究,得出陕南地区的水利习惯主要有:按亩分水;水权人负有相应义务;非水权人不得用水;不得私自增加田亩;保护水权使用人的权利;保护水渠环境等。陕南地区的水利习惯不仅得到了民间的遵守,而且得到了官府的认可,对违反水利习惯者,民间如果无力追究可以送交官府。明清时期陕南地区的水利习惯充分说明了习惯法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4.
续晓梅 《现代法学》2011,33(1):43-52
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法律思想,等级制和家族制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学界长期以来主要关注了君权、夫权和父权,而极少研究君、夫、父所承担的义务。本文以家族制的核心"家长"为研究对象,以《大清律例》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家长在家庭中作为夫、父、家主依法所享有的权力以及对家庭、社会、国家所承担的义务,来说明家族制中的家长不仅是权力的享有者,同时也是义务的承担者。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来说明我国封建社会成功设计了与当时经济、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权力义务分配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政府负有重要责任。和谐社会下的政府应该是一个精简、廉洁、透明、高效的政府。我国政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当务之急需要做的是:政府职能转变、有限权力原则、积极行使职权、建立公共安全机制、保障弱势群体权利、完善社会冲突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6.
发生在2004年的西安宝马彩票案,暴露出的我国公证业所面临的问题。完善我国公证法律体系的当务之急是制定《公证法》。作者认为公证机构应当是行使国家证明权的社会中介组织,公证机构的设立应当按照地域设立,应当将彩票等事项规定为法定公证事项,公证程序应当详细完备,通过以上规定,保障公证活动的质量和国家证明权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