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政治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法律的普遍性维护着法律最起码的公平和正义,保障每个社会成员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地位。普遍法系的遵循先例原则,美国宪法的同等保护原则以及中国宪法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均揭示了这一法律应具有的基本属性。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又时时在向法律的普遍性这一神圣原则提出挑战,企图寻求法律的种种例外对待:上至国家元首、仁人志士,下至黎民百姓、流氓恶棍,他们都常以各自的理由和方式在向法律的普遍性提出挑战。可以说,一部法律的发展史,就是法律的普遍性原则与例外对待的斗争史,二者之间的张力与消解,构成了法治的永恒话题。  相似文献   
2.
翁文刚 《现代法学》2000,22(2):39-42
文章批评了“李文”对法律责任的误解,认为:“传统法理学”在法理学界并不具有明确的涵义;法律责任不是一种关系,而是一种实体,以法律责任作为构建法理学的基石范畴也存在诸多理论问题;法律责任的认定和追究权属于法定机构,而不属于其他社会主体。  相似文献   
3.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和承担条件是两个关系极为密切却又不容混淆的重要概念;;但长期以来;;法学界在此问题上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模糊认识。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与承担条件既有联系;;又有根本区别。就它们之间的关系而言;;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可能结果。  相似文献   
4.
法律责任外延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法理学界对法律责任的外延问题研究较为薄弱,鉴于此,本文便以法律责任的外延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法律责任的三种划分方法,它们的标准分别是,规范法律责任的不同法律部门、特定法律事实对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法律责任的不同承担主体。其中,以“法律部门的不同”为标准对法律责任所作的划分为最重要。就这一划分,作者指出了传统法律责任划分理论在逻辑上的缺陷和价值取向上的偏离,给予了“程序法责任”应有的位置,使程序法责任和实体法责任共同组成法律责任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5.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一直采用行政手段为主的方式来处理,这种方法不利于保护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利益。保护道路交通事故的受害人的利益,应当采用民事赔偿的方法,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和过失相抵原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