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肖柳珍 《法商研究》2012,(5):126-133
高发的诉讼频率、高额的赔偿金额、高昂的制度成本、有限的制度效果以及对医疗责任保险、健康保险和医疗服务提供者产生的负面影响是美国政府改革医疗过失诉讼制度的主要成因。为此,美国各州如加利福尼亚州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推动医疗过失诉讼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为应对各种新旧问题,美国针对医疗过失诉讼制度的下一步改革将会集中在提高医疗诉讼进入法院的门槛、增加患方胜诉的难度、限制医疗损害赔偿金的无序增长以及变革传统的医疗侵权责任等方面。我国应重视医疗过失诉讼制度对健康保险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式的医疗过失诉讼制度,推进医疗损害赔偿特别立法并适度限制赔偿金的额度。  相似文献   
2.
肖柳珍 《证据科学》2011,19(3):290-298
《侵权责任法》实施后我国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医疗损害鉴定制度。江苏和北京高级法院分别对医疗损害鉴定的具体内容及部分具体鉴定制度进行了明确规定。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医学会鉴定和法医鉴定这两种鉴定模式的优先选择不同。江苏模式优先选择医学会组织的医疗损害鉴定。能够从专业的角度保障医疗损害鉴定工作的完成.但建议加大力度完善医疗损害鉴定的监督机制及省属范围内的异地鉴定制度。北京模式则相对倾向医疗损害司法鉴定。建议完善医疗损害鉴定人的准入制度及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程序并构建医疗损害司法鉴定专家库。医疗损害司法鉴定制度构建过程中,建议遵循医疗损害鉴定统一性、专业性、标准化及监督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肖柳珍 《法学杂志》2012,33(8):140-144
防御性医疗是医疗服务提供者基于"经济人"理论与预期效用理论的理性选择。风险厌恶与预期效用最大化是防御性医疗的经济学基础。医疗过失判断的不确定性及巨额的责任风险是防御性医疗的法律制度基础。信息的不对称性及供给与需求的非市场性是防御性医疗的市场基础。它是医疗过失诉讼制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可剥离的副产品。纯粹的禁止性立法不足以制止防御性医疗。《侵权责任法》第63条很难收到预期的立法效果,建议对医疗过失诉讼制度的运用及医疗损害赔偿的额度进行合理限制。  相似文献   
4.
肖柳珍 《证据科学》2016,(3):297-308
医闹成了中国近二十年来重要的社会问题。李本教授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中国制度演变的角度对医闹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患者对正式制度的信任缺失是医闹的重要根源,法律是在抗议与暴力的影响下发挥作用。法院审理医疗纠纷的过程中,判决许多没有过错的案件让医院承担责任折射出强烈的公正问题。中国政府在“医闹”中的过度回应及回应不足反映了改革后我国政府的作用及法律作用的不确定性。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当前医闹的治理及未来的制度改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但笔者也认为,医疗纠纷审理中出现的一些不公正结果,不仅仅是中国问题,也是美国问题,过分强调中国体制或改革的原因无助于对中美两国共同问题的合理解释,究其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医疗证据认定的专业性及医疗专家对医疗过错认定的不确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快速增长,人们法律维权意识逐渐提高,从而对医疗技术及服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目前我国的医疗损害司法鉴定仍处在摸索阶段,鉴定过程中各类问题凸显,众多学者都在积极探寻解决的方法。通过分析当前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现状,笔者认为,运用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方法,尽快建立一套完善且符合中国国情的医疗损害赔偿鉴定  相似文献   
6.
随着《侵权责任法》的实施,医疗纠纷司法鉴定将在医疗损害鉴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制度变迁过程。但是,基于医疗的专业性、复杂性和技术性,医疗损害的鉴定不是一般法医能胜任的鉴定工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制度仍是一项可利用的制度资源。当前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的构建,应警惕形式意义上的鉴定公正带来实质意义上的鉴定不公正;警惕法律对患者的保护带来医疗对患者的伤害。建议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制度进行改造,使之成为类似于美国的审前审查机制,或者采取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特别许可制度,以完善我国的医疗损害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7.
简要案情:田某,男,28岁,因“头晕、头痛、胸闷、全身无力”到某一药业连锁店分店就诊。药店店员李某(无执业医师资格)为田某开药并静脉滴注,所用药品:生理盐水、阿米卡星、利巴韦林、地塞米松、10%葡萄糖、三磷酸腺苷(ATP)、维生素B6、肌苷和双黄连等。田某静脉滴注回厂后死亡。  相似文献   
8.
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是医疗损害责任制度的重要司法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一项医疗技术评价工作。具备一定医疗专业知识是从事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前提。目前,医疗损害鉴定机构的水平参差不齐,同时,法医基于医疗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很难对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判。建议对医疗损害司法鉴定建立特别许可制度,只有司法鉴定机构及其鉴定人符合一定的医疗专业知识要求,才能许可从事医疗损害司法鉴定。  相似文献   
9.
肖柳珍 《证据科学》2012,20(3):322-329
医疗纠纷诉讼证据包括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七种证据。由于医疗纠纷诉讼的特殊性,我国司法实践已经形成了病历—鉴定—审判的审理模式。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存在案件事实认定的鉴定结论依赖性及法律责任认定的鉴定结论依赖性。然而,其不利因素是病历资料的客观真实性在现存制度下难以保障,双轨制的鉴定制度还很不完善。建议引入特定场所视听资料对病历真实性进行佐证,加强电子病历真实性的管理与监控,完善鉴定人出庭制度,推行专家辅助人制度及采取专家陪审员制度。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快速增长,人们法律维权意识逐渐提高,从而对医疗技术及服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目前我国的医疗损害司法鉴定仍处在摸索阶段,鉴定过程中各类问题凸显,众多学者都在积极探寻解决的方法。通过分析当前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现状,笔者认为,运用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方法,尽快建立一套完善且符合中国国情的医疗损害赔偿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