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将近两年时间,其确立了人力(劳务)派遣这种新用工形式的法律地位。但由于我国发展中的某些原因导致西部民族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其人力资源开发相对不够发达,人力派遣这种用工形式在新的劳动合同法下在这些地区发展运用中遇到不少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又保护人力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劳动者权益,成为保障人力派遣用工制度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权利具有重要的利益指向,其肯定了社会各主体平等利用图书馆诸多资源之主体资格,并以自由利用资源为权利核心。图书馆权利之正当化证成理由有三:一是符合权利生成的构造机理;二是吻合“尊严自主”权利化的演进规律;三是满足特定客观价值的利益诉求。鉴于图书馆权利在权利构造上所表现出的边界不周延性、内容的包容性、主体的多元性以及权利叠加性等特征,造就了图书馆权利兼具公益和私益双重保护价值功能,图书馆及其馆员享有图书馆资源收集、处分和保护的权利,而读者则享有利用公共图书资源的主体资格与自由。因此,应在认知图书馆权利特殊的权利功效之上,把握图书馆权利的权能构造,准确厘定图书馆权利的概念、性质及其边界,以冀全面有效地实现图书馆权利的体系化搭设与法治机制运作,进而促进图书馆权利理论在我国的本土化构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