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4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9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司法机构与新闻媒体之间一直都处于不停的博弈中,对于司法实践来说总是想要避开媒体的“干扰”以求得司法独立,而新闻媒体又总是要将司法过程置于媒介舆论的监督之下。在建设民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最重要的是寻找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篇夺人眼球的报道,《范冰冰保镖上演“全武行”》(2007年5月7日《青年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且在新闻传播界又一次引发了对记者采访权和人身权保护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通过对当代涉法文学的梳理,对文学作品中反映的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透过复杂的表面现象审视这些问题,总结出当代司法实践中存在着面对新问题无法可依、因司法腐败而有法难依和因文化因素的影响而有法难依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学的影响研究是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任何文学对读者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而文学作品中的色情、暴力等内容属于不良的文化,特别现代许多作品都打着法制的旗号,很容易迷惑人,这些不恰当的描写会对青少年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青少年属于文学影响中的“易感人群”,他们的认知心理还不太成熟,文学艺术中的不恰当描写会在青少年确立正确的人生观、身心健康、人生行为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时代,算法日益介入社会生活中。我国对算法的治理刚刚起步,现有的算法治理模式并不能适应算法技术的发展。基于对我国算法治理现状和治理困境的分析,提出从权力到权利的算法治理路径,并借助“权利束”这一概念,从整体上对算法权利进行构思,以实现算法控制者和算法相对人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6.
年年高考都有大新闻,今年也不例外。2015年高考期间全国最大的新闻就是“南都记者卧底替考组织在南昌参加高考”。此消息一出,全国舆论沸腾。就记者卧底这一事件而言,似乎喝彩者居多,而喝倒彩的却很少,支持者居多,反思者很少。偶有对此事件进行反思的,也大都集中在法律层面,对记者卧底行为的“法律风险”进行反思。在这些反省者中,大多数声音还是对卧底行为持肯定态度的,认为记者作为特殊的主体,在通过卧底采访曝光替考产业链方面是符合“违法阻却性事由”的要求的,因为记者的新闻报道和医疗行为、体育竞技、律师辩护一样,属于正当的业务行为。笔者无意在法律层面上对记者的卧底行为进行判断,因为正如媒体报道所称,南都记者在进行卧底之前已经向公安机关报备过,并且也得到了所在媒体的支持和肯定,而且国家也并无任何法律对此类行为进行过明确规范和约束,因此要找出其明显的违法瑕疵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7.
2007年10月16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法院审理了中国第一起由晒黑族“晒黑”而引起的侵权纠纷案。  相似文献   
8.
涉法文学的宣传功能对宣传依法治国的思想 ,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很有帮助。本文围绕涉法文学的宣传功能 ,分析了涉法文学寓教于乐的宣传方式 ,并结合当代涉法文学的创作现状 ,探讨了涉法文学应当向读者提供什么样的宣传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9.
2015年“两会”期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全国人大正在研究新闻传播立法,有望提交本届人大审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对处于文学和法学交叉领域中的一种文学现象进行了全面检视 ,通过概念界定、范畴限定和美学内涵揭示 ,从文艺理论的大角度和涉法文学本身所独有的小角度 ,全方位地对“涉法文学”这一文学族类作了一次全面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