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2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34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害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依法逮捕。”逮捕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剥夺人身自由最为严厉的一种强制措施,准确、恰当地把握逮捕条件,可以  相似文献   
2.
“流氓文化”,在狭义上,是指渲染色情、暴力等内容的低劣文化;从广义说,流氓文化是指社会生活中具有流氓性质的不健康现象。它主要包括流氓意识、流氓行为及其代表流氓人物,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中的流氓势力。中国的流氓文化有多种表现。现实中的流氓文化根源于封建专制主义的残余、法治不健全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错位,因此,防治流氓文化也需要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
笔者以为,当前最具价值、值得我们思考体悟的应该包括天、地、人、德、忠、信、仁、礼、孝、悌、和、廉、耻、勇几个字。天、地、人,在《周易》中称为"三才",三才各有其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易·说卦》)。天、地、人三才合一,用一个字来表示就是"王"。能够具备贯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不赞成抽象而空洞地谈论公平以及抽象地将公平作为未来新社会的组织原则,他认为"永恒公平"只是一种主观臆想,应当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运动中谈论公平.从本质上讲,公平观是对现存经济关系的道德反映,公平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实现公平的手段是消灭阶级.  相似文献   
5.
从试行三年的实践来看,人民监督员制度作为检察机关自主创新的一项改革已取得一定的实效,但在制度运行中也在不同层面暴露出一些问题。应对这些问题,应寻求其解决并深化发展的路径,在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性质、主体、客体、监督方式及监督体制方面实现转变。  相似文献   
6.
正从全球来看,城市越来越脆弱,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越来越高是一个发展趋势。根据《2013年全球减灾评估报告》统计,全球范围内仅城市灾害损失一项就预计超过3800亿美元,并且这一发展趋势还在加剧。于城市化迅速推进的中国而言,近年来,每逢汛期,全国不少城市在暴雨的袭扰  相似文献   
7.
合上《银海区区长麦斌受贿案》的卷宗,我们心情异常沉重。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一个曾经嫉恶如仇的中年男人经不住金钱的诱惑,从灿烂的阳光里一步一步走向黑暗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劳动合同期限制度问题实质上是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选择适用的问题。文章从立法现实到立法理念得出固定期限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协调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即劳动合同期限选择应关注公法和私法精神的共同追求;关注劳动者的保护和管理的结合;关注法理层面上和其他法律部门共通的精神,即自由,公平,正义,秩序,效率等。并提出我国劳动合同立法的修改建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详细规定和构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限制,扩大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适用范围等。  相似文献   
9.
观察和研究社会.从宏观分析层面区分,主要有系统分析法和矛盾分析法,分别运用这两种方法分析研究社会的理论,可以称为社会系统理论与社会冲突理论.人们选择理论模式与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相关,革命和战争年代强调矛盾和斗争,以社会冲突理论指导实践无可厚非:和平年代则宜采用系统分析,突出人与人之间和谐合作的一面. "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仍然沿用战争思维,因而不适合当今时代的需要.1982年宪法实际上已经废除了这一提法.  相似文献   
10.
行政区划调整是事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当前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与内容之一.昌平区是北京市郊区的山区区县之一, "十一五"期间,该区明确提出"科教创新基地、人文生态景区、和谐宜居新城"的区域功能目标,按照"两轴一带、多点一城"的总体空间布局,加快推进昌平新城建设和产业发展,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初步形成现代化新城的基本框架和聚集效益明显、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1]>.中部区域是昌平新城的核心规划区域,也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北部一、二、三期工程的建设区域,为昌平新城建设和创新产业集聚的主要空间地域.然而当前该区域行政区划格局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管理的矛盾日益明显,制约和影响了中部区域"和谐宜居新城"区域功能目标的实现,在适当的时机可以考虑对昌平中部区域行政区划进行有计划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