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法律   10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我国地方立法制度的完善李双元,蒋茂凝我国的地方立法至今才确立了自己的地位。现行宪法和地方组织法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原则,赋予地方较大的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  相似文献   
2.
国民待遇原则在跨国版权保护中的适用与例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消除各国在版权保护方面存在的种种矛盾与差异,在全球范围内对版权进行有效的法律保护,国际社会势必需要确定一些各国共同接受的原则。但是,跨国版权保护究竟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有三原则说①,有四原则说②,也有五原则说③,可谓见仁见智。不过,不论采取几原则说,他们都普遍认同国民待遇原则是跨国版权保护的一项基本原则。随着中国政府1992年10月正式批准参加《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程的迫近,外加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的影响,版权跨国保护的国民待遇原则真正提上了议事日程,成为理…  相似文献   
3.
中国法律理念的现代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法律理念是高于法律观念、法律表象和法律意识的理性认知形态,是对法律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宏观的、整体性把握和建构。它不仅具有认识论功能,而且具有方法论功能,有助于人类认识隐藏在其所使用的法律工具背后的思想和精神,正确地运用周延的态度来审察法律问题,科学地指导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等各环节的工作。因此,在中国法律现代化进程中,既要弄清法律理念的定义及功能,又必须历史地审查法律理念在中国法律现代化演进历程中的嬗变情况,准确地把握住中国法律理念现代化的基本取向,构筑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理念准则,为法律制定和实施的现代化提供精神导引。  相似文献   
4.
三、国民待遇原则适用的例外情形 虽然国民待遇原则已成为跨国版权保护中的一项最基本的、最普遍的首要原则,但是,这并不是绝对必须适用的。至少在司法及行政程序方面,任何人都很难要求在另一国取得完全的国民待遇。这不仅在各国传统法律制度中较为常见,而且也是国际惯例和国际法学说早已认可了的,同时,也是《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和《知识产权协议》所共同承认的。虽然互联网络和电子空间管辖权的扩大呼唤强化国民待遇原则,但是,目前仍很难在版权领域实现普适性的国民待遇。 《伯尔尼公约》率先在版权的跨国保护方面规定了国民待…  相似文献   
5.
国际版权贸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茂凝 《时代法学》2004,2(6):36-39
版权贸易在理论界一直存有争议,分歧的理论依据分别为源自版权结构的“一元论”观点和“二元论”观点。版权制度最初产生的原因和获得版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转让、许可等贸易活动取得经济上的收入。国际版权贸易的出现和发展壮大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西方发达国家的版权产业和版权贸易飞速发展表明国际版权贸易已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之一,并将日益显示其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批准《马拉喀什条约》.2022年2月5日,中国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递交了条约批准书,按条约规定,条约将于5月5日对中国正式生效.《马拉喀什条约》是世界上第一部版权领域的人权条约,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2013年6月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主持缔结,全称是《为盲人、视力障...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网络版权保护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数字技术与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发展将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信息时代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给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信息的数字化及网络化不可避免地使知识产权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因此也对传统的版权制度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本文将简要介绍美国有关互联网的版权保护方面的制度和动态 ,希望能对版权领域的研究有所帮助。美国信息技术非常发达 ,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1 993年开始 ,美国总统克林顿就任命了信息基础设施工作机构 (IITF) ,以推动信息技术在美国的发展和应用。工作机构负责知识产权的工作组于 1 994年提交了草拟的报告(…  相似文献   
9.
蒋茂凝 《时代法学》2005,3(3):79-82
我国传媒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发展传媒产业不仅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从社会效益和公共安全的角度,需要运用政策法律手段规制和引导传媒的行为。由于我国入世时对开放部分传媒产业领域做出了承诺,近年来相应地调整了传媒市场对外开放方面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0.
法律理念及其现代化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我国法律现代化的序幕以来,从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入手,探讨法律现代化问题的论着已屡有所见,但从法律理念的高度加以论证的尚不多见。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理论,较之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法律理念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法律理念上的择优决策,不但直接影响着法律制度的创设、存废及具体运作的优化,而且也必然会导致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的现代化。没有现代法律理念导引,法律现代化难免陷入盲目、混乱状态。本文试图通过对法律理念及其作用的分析,阐述法律理念在中国法律现代化演进历程中的应然和实然取向,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