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法律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2.
3.
西方宪政文化浅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宪法”一词出现于中国,由来已久。《尚书》有“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国语·晋书》则有“赏善罚奸,国之宪法”之说。这里所提及的“宪”、“宪法”并无现代意蕴,与“刑”、“法”同义,不过是祖先语汇丰富的又一例证而已。就制度而言,立宪政体确立于近代。近代革命将权利、自由、平等的理念熔铸于宪法之中,宪政取代专制政体成为近现代国家共同的追求和现实,宪政与民主政治同义。伴随着西方近代文明巨浪对  相似文献   
4.
赵娓妮 《中国法学》2007,(6):92-109
本文以现存清代南部县正堂诉讼档案为基础,以涉及婚姻关系的案件为主要研究范围,以晚清四川南部县为例,试图对晚清四川知县的诉讼断案基本依据做一探究。文章并结合樊增祥著《樊山政书》中所关涉案件,对本文所涉及的清代南部县讼案的审断标准做一对比和界说。文章重点考寨了诉讼断案中两种主要的依据——"律例"与"情理"在知县审断案件中的运用以及二者作为断案依据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