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当政府的管理之手从微观领域抽回,一些人对企业党组织、职工的地位和作用产生怀疑甚至否定时,山东省招远市黄金工业集团领导却以其识“金”慧眼,认定了一个“五不变”定律: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千转万换,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变,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不能变,纪委的监督职能不能变,职工的国家主人翁地位不能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能变。1995年初,他们以这个定律为核心,把党委监督的权威性、纪委监督的严肃性和工会监督的群众性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党委领导、纪委工会组织协调、职工直接参与”的企业自我监督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2.
1988年以来,山东省烟台市委、市政府先后推行了公开办事制度、民主评议部门行业作风、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联合办公一条龙服务、社会服务承诺制等,使公共权力置于广泛的监督之中,初步建立起一套上下贯通、内外结合、完整严密、高效有序的监督机制。市委、市政府在制度建设中,坚持了4条原则:一是突出重点。烟台市委、市政府注意抓住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问题,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及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管理、执法监督。公用事业等部门制定严格的行为规范和服务标准。如在公开办事制度、民主评议部门行业…  相似文献   
3.
1993年7月。港城烟台。海碧天蓝风爽。可容纳1200多人的市政府礼堂座无虚席。十几个分会场秩序井然。市委书记杜世成慷慨陈词,痛斥“官、骄、奢、虚、散”等歪风。正是领导对行业不正之风深恶痛绝,抓实的、动真的,烟台的纠风工作,也同烟台改革开放和建设所创造的辉煌一样,引起世人的注目。  抓住“热点”  1989年9月,烟台市首先对党员干部违纪建私房、干部职工违纪装修住宅、弄虚作假骗取技术职务这三个“热点”开了刀,“三清”工作在全市范围内自上而下地展开。历经4个月的紧张工作,共清查出违纪建私房、装修住宅的干部职工350…  相似文献   
4.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纪委、监察局监察处处长刘永贵,8年来与其他同志一起,凭着对党的一片忠诚和对纪检监察事业的满腔痴情,日夜奔波于反腐倡廉的战场,查处60多起违法违纪案件,树起了纪检监察干部的高大形象。“当监察官,哪能怕这怕那”刘永贵办案遇到不少硬茬子:有的半路堵截谩骂,有的打电话恫吓,有的以送炸药包相威胁。对这些,刘永贵总是淡然一笑:“当监察官,哪能怕这怕那!”1990年10月,刘永贵负责调查某执法机关干部王某某受贿案。王在大量证据面前仍抱有幻想,央求刘永贵:“我还有一年多就退休了,放我一条生路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