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政府绩效评估的目的在于体现政府管理的价值取向和提升政府管理能力;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要点是确立绩放评估的基本标准及其构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政府绩效评估应该扩展和充实内部评估主体,同时重视发挥外部主体的作用;评估方法主要有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但要克服各自的缺陷;绩效评估结果的使用在发挥其激励功能的同时,应使绩效评估作为诊断和持续改进公共组织内部管理工具的功能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2.
九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标志着我国政府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开始.这次机构改革,其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影响之大,决心之坚定,都是以前历次机构改革所不能比拟的.因此.作为政府机构载体的国家公务员队伍,无疑面临着一次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是吉林省对政府管理创新工作的积极探索。由于政府绩效评估是政府管理中出现的新型管理工具,因而这一制度的不断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不仅对吉林省政府绩效评估制度进行分析,而且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和改进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其目的在于不断推进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从2007年开始实施对省政府工作部门的绩效评估。在吉林省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中,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体现了战略执行的功能;评估主体的选择体现了多元化的趋势;评估方法的运用体现了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相结合的特点;评估结果的使用发挥了激励和约束的功能。吉林省在政府绩效评估方面的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方政府对政府绩效评估机制的理论认识,在实践中也取得了相应的效果和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传统考核机制对于提高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的公共管理能力缺乏必要的激励作用,改革完善乃至建立新的绩效评估机制已是当务之急。新的绩效评估机制应以效率和公正性作为绩效评估的基本标准,构建组织绩效评估和个人绩效评估两大指标体系,确定评估主体,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相结合,改革和完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三大以来,以精减机构和建立公务员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改革在中国艰难地进行着.之所以说其“艰难”,是因为机构改革曾进行多次,但一直没有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公务员制度虽已建立,但其因事设岗、裁减冗员,廉洁高效的功能并未能充分体现;以至于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再一次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之一。目前在我国正在推进的政务公开,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大措施,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需求。 民主政治最为基本的理论依据,就是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授权。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权力来自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理论上更是不争的定论。然而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权力总是由少数人执掌的。由于行政权力具有主动性、强制性、单方面性和自由栽量性的特点,因而导致了作为个体的公民和作为政府代表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权利义务方面的不完全对等。作…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我国以"省管县"为方向的县域扩权改革中,"扩权强县"已成为改革的主流。吉林省采用多种方法,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创新管理体制,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进程;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县(市)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权力重心下移,实现了"扩权强县"的根本目的。这一改革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改善了县级财政困境,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期,社会必定会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多的不确定因素或风险。如何借鉴风险社会理论,建立有效的社会风险管理机制,防范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出现,应是我国各级政府加以思考并解决的问题。长春市绿园区在这一方面做出了尝试,并取得明显效果,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社会风险管理案例,而且带来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
探索行政人的心理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文化作为政府行政管理活动中无时不在的力量,时刻都在影响着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从广义上来看,行政文化则完全是一种行政主体的心理活动。行政人员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行政心理,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行政心理,用科学的知识去研究行政心理,用科学的手段去塑造行政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