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大学生择业行为受到政府、学校、市场以及大学生自身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的择业行为日趋多元化,他们把经济状况与预期收入作为择业的首选条件,把大中城市作为最佳择业地点。针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特征,我们应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努力实现大学生的就业平衡。  相似文献   
2.
陆乃麟 《前沿》2010,(10):168-170
当前我国劳动力供远大于求,整体社会就业压力巨大,大学生就业难。在对广西大学的本科毕业生进行"就业影响因素之大学生择业心态和择业意向"无记名问卷抽样调查、统计分析基础上,得出结论:现阶段西部地方高校大学生择业心态和择业意向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高校必须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进行信心教育,引导大学生开阔就业视野和转变就业观念,顺利就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3.
陆乃麟 《人民论坛》2011,(10):166-167
大学生择业行为受到政府、学校、市场以及大学生自身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的择业行为日趋多元化,他们把经济状况与预期收入作为择业的首选条件,把大中城市作为最佳择业地点。针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特征,我们应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努力实现大学生的就业平衡。  相似文献   
4.
陆乃麟 《法制与经济》2010,(14):117-117,119
多年来,降低毕业生就业期望值是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心。文章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忽视的问题,通过分析就业竞争优势群体在就业市场中的地位和特点,提出了以加强就业优势群体就业指导为重点的工作意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