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韩江声 《传承》2014,(2):74-7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实现国家工作法治化,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要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因此,我们必须切实贯彻《决定》精神,在全社会加大法制宣传,为建设法治中国营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宗教极端主义思潮在新疆呈现暗涌泛滥之势,暴恐活动猖獗。其在思想上鼓吹宗教极端主义,不断挑拨民族关系,制造民族仇恨。在行动上,与民族分裂、暴恐势力勾结,形成集暴力、恐怖、极端三位一体的分裂势力,给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的破坏和威胁,成为危害社会的毒瘤。维护社会稳定就必须充分认识"去极端化"在反恐维稳、"防渗反分"中的作用,本文拟探索从根源上遏制极端思想渗透蔓延的措施、对策,夯实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群众基础,维护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3.
新的历史时期,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社会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拟从伦理学的视角来探索,发现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调节高收入者,提高低收入者,缓解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才能不断解决矛盾,才能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群体性事件是影响当代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它起于社会,事发突然,冲击力强,对社会影响面大,是党的基层组织经常面临和必须应对的问题。作为最接近广大人民群众的党的基层组织,在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方面,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结构的扩大,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因素增多。消弭群体性事件于事发前、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既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稳定对党的基层组织的硬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从网络对大学生的三观影响着手,就网络对大学生的恶与善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网络文化多元的背景下,网络对大学生道德观、价值观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和引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欧伟贞  韩江声 《传承》2011,(3):37-39
新的历史时期,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社会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拟从伦理学的视角来探索,发现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调节高收入者,提高低收入者,缓解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才能不断解决矛盾,才能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