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1篇
  2024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1.
合同解除后的损害赔偿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苹 《法学杂志》2006,27(1):103-104
合同解除的相关问题一直是民法理论研究的重要论题,而关于一方违约致合同解除后的损害赔偿问题,更可谓众说纷纭,审判实践中遇此问题亦颇感棘手。本文试图结合相关案例对此问题进行一些粗浅探讨。2004年6月1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约定:合同总金额500万元,甲公司应在合同签订两个工作日内支付预付款200万元,剩余款项于合同签订7个工作日内付清;乙公司在收到预付款后2日内交付全部货物,逾期交付应支付违约金,逾期4周以内按逾期交付额的日1‰计算,逾期4周以上,按日5‰计算,但最高不超过逾期交付额的5%。合同签订后,甲公司如约支付了预…  相似文献   
2.
横向府际协同对于提高地方政府低碳治理绩效,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地方政府当前的低碳治理中却存在着各施其政、唱独角戏、合作弱化等问题,究其原因,是低碳治理的府际协同中出现了协同惰性。本文基于我国225个城市2013-2021年的面板数据,从地方政府经济竞争视角探明了低碳治理中协同惰性的发生机理,揭示了其对于低碳治理绩效提升的阻碍作用,并进一步找到了基于纵向干预的消解策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承受的经济竞争压力会显著激化其在低碳治理中的协同惰性;协同惰性会严重阻碍地方政府低碳治理绩效的提升;协同惰性是经济竞争压力干扰地方政府低碳治理的核心机制;上级政府的纵向干预不仅可以削弱协同惰性的生成,还可以减缓其对于低碳治理绩效提升的阻碍作用。基于此,本文为破解地方政府低碳治理协同困境,助力低碳治理绩效提升提供了理论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