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相较于二审法官,一审民事法官的工作较多地集中于事实认定上,而精准的事实认定离不开科学的事实争点整理工作。在这个层面上,说事实争点整理是基层民事法官的一门必修课,是不为过的。这些琐碎的工作,表面上看起来对审判结果影响不大,深究下去,却关乎当事人的切身权利,与诉讼公正与效率的实现密切相关。但是,一方面,我国民事诉讼理论界对事实争  相似文献   
2.
黄湧 《法律适用》2011,(3):60-64
前言 撰写这篇文章,源于对两个问题的思考.一个问题是近年来的立法所带来的.<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的出台,为我国民法典的制订做好了铺设.就民法典的起草,全国人大法工委已于2002年拟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以下简称官方草案)提交全国人大,亦有三部学界起草的民法典学者建议稿,一为中国人民大学王利明教授主持起草(以...  相似文献   
3.
本文来源于一个基层法官的真实办案手记及其对法律的理性思考。这种“原汁原味”的体验与反思,可能并不深遂,但却鲜活而引发思考,在我们建设法官职业队伍的今天,承担繁忙办案任务的法官,如果有时间停一下,整理一下办案经验,对于自身的提高自不待言,对于整个中国的法治建设也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法官在当事人举证未达到证明标准时应否适当地履行释明义务?考虑到对证明标准问题的释明于当事人权益影响较大,以及我国各省法院对此问题的司法操作不一,对此问题的研讨,必然牵引出程序保障、审判中立、审判效率等诉讼法价值应如何妥适地安排等问题。结合我国国情,本文通过对当事人需求、配套制度、法官心理与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得出应对证明标准问题进行有条件地释明的初步结论,再从对证明标准释明的界限、形式与后果等方面对"如何释明"作出讨论。  相似文献   
5.
案号一审:(2007)集民初字第0383号二审:(2007)厦民终字第1816号【案情】原告:阮永贞。被告:杨海英,飘飘专业化妆品店负责人。2007年1月24日,经被告的导购员推荐,原告从被告处购买并使用佩芬兰去痘修复液。在使用后的第二天,原告脸上出现发红的症状,之后并较为严重的红肿、溃烂、刺痛等症状。被告工作人员在确认原告皮肤过敏后,退还了原告购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