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育,需要教师进行角色转变,由原先"知识的权威者"形象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主动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黄爱平 《理论学刊》2004,(9):101-105
清代学术以乾嘉汉学为中坚,乾嘉汉学又以文献研究为最大特色。汉学家普遍重视文字音韵、章句训诂、典章制度的研究。比较严格地从经书的文字、音韵、训诂出发,来寻求经书义理。凌廷堪和阮元,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重视文献考据,强调实事求是,坚持以儒家经典为依据,致力于阐发其中蕴含的圣人之道和儒家学说的原有涵义。其研究方法和学术成就,集中体现了乾嘉汉学从文献考据到义理阐发的学术路径,也深刻反映了乾嘉学者以文献研究为基础的义理探索的特色以及一代学术自身的局限。  相似文献   
3.
清代的炎帝祭祀,远溯中国古代约定俗成的传统,近承元明以来的规制,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趋于成熟、完善和定型.清代的炎帝祭祀,大体有帝王庙祭、传心殿祭、先农坛祭、先医庙祭、炎帝陵祭等不同的形式,而每种形式都各具自身的特色.帝王庙祭,是把炎帝视为历代帝王统绪的开创者而加以祭祀,反映的是治统的传承;传心殿祭,是把炎帝作为先圣先师的代表之一予以祭祀,反映的是道统的传承.如果说帝王庙祭反映的主要是治统的接续,传心殿祭体现的主要是道统的传承,那么对炎帝陵的祭祀则代表了治统与道统的合一.先农坛祭和先医庙祭,分别是将炎帝作为古代教民稼穑的农神和发明医药的先祖予以祭祀,重视其时社会民生作出的创造和贡献.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炎帝及其所代表的炎帝文化在清代得到了相当程度的传承和发扬,俎豆馨香、跪拜礼仪之中,体现的是传统的力量和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裁判要旨】企业法人分立的,因分立前的民事活动发生的纠纷,以分立后的企业为共同诉讼人。企业法人分立、合并,它的权利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向法院请求保护该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企业被售出后,买受人将所购企业重新注册为新的企业法人,所购企业法人被注销的,所购企业出售前的债务,应当由新注册的企业法人承担。企业被售出后,应当办理而未办理企业法人注销登记,债权人起诉该企业的,应当根据企业资产转让后的具体情况,由责任主体承担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5.
黄爱平 《传承》2010,(16):36-37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据《四库全书总目》统计,它著录书籍3461种,79309卷,存目书籍6793种,93551卷,合计10254种,172860卷。《四库全书》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续集》在北京的热播,剧中身为清廷重臣的纪晓岚成为京城百姓茶余饭后谈论的“红”人。人们在领略他正直善良、坦荡豁达、睿智机敏、幽默诙谐的风采,观赏他与大贪官和珅斗智斗勇,巧妙周旋,一波三折,最终惩恶扬善的故事,随着剧情的发展而或惊或喜,或爱或恨之时,人们也很想了解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或许,尝鼎一脔,略知全味;大海拾贝,可窥一斑。本文摘取纪晓岚其人其事的几个片段,以飨有兴趣的读者。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与图书编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爱平 《理论学刊》2006,(10):91-94
中国古代的图书编纂活动规模浩大且沿袭不衰,形成了中国数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独特的人文景观。图书编纂作为一项学术活动和文化举措,统治者的政治目的并不能完全取代或掩盖它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长远意义,这就是保存典籍、传承文化。因为文献典籍的编纂活动,既是文化传统的体现,其本身又传承、积累了文化。中国之所以被誉为文明古国,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传承之所以从未中断,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这一独特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