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青少年的玩具种类由手工制作发展到高科技控制,青少年的游戏活动以户外活动、集体活动为主发展为以室内活动、个人活动为主。体现了30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也塑造了青少年成长的不同特点。当代青少年的物质生活丰富,知识面广博,然而由于过于追求个性独立,其团结协作、人际交往能力和过去相比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文化与青少年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文化与青少年成长丁小文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一种新的文化形式——计算机文化出现在我们面前,并将在21世纪对我国青少年的身心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计算机以文化的形式介入教育,进入家庭,是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趋势,也对传统的教育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高校BBS论坛实名制利弊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互联网的最大特性就是自由和匿名,然而匿名的互联网也带来很多弊端。高校的BBS论坛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交流的重要场所。实施BBS论坛实名制有利于加强高校BBS的管理,然而滥用网络实名制也有悖于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课程设置中技能类课程地位非常重要。在技能类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的岗位需求。文章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探讨了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5.
第62届国际图书馆联合会于1996年8月在中国北京召开。国际图联(IFLA)成立于1927年,它是一个独立的国际性协会,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正式工作关系的非政府组织。它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国际图书馆界、信息界的相互了解、合作、交流、研究和发展。 出席会议者有2384位代表。其中国外代表1376人,国内代表800人,他们来自93个国家和地区。国外代表分布为:美国234人,日本135人,俄罗斯117人,法国98人,韩国98人,丹麦65人,荷兰56人,等等。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变革的挑战——图书馆与经济发展。副主题是:(1)作为获取信息之路的图书馆;(2)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3)资源共享:地方、国家和国际性问题;(4)确定用户的需求;(5)将信息提供给用户;(6)网络化和文献提供;(7)作为开发经济资源关键部门的图书馆;(8)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营企业发展迅猛,成为了拉动中国经济迅猛增长的重要力量,被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持续推进各行业产业化、全面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时刻,民营经济急需培养适合自己企业发展、具有较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匠心人才”。我们通过对“匠心人才”“高技能人才”“蓝领”等人才概念的界定,明确民营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内涵及特点,并通过深入调查具有民营经济亮点的台州制造业,了解了企业培育“匠心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对于“匠心人才”的培养,社会认识上存在轻“蓝领”重“白领”、学校教育上存在轻“实践”重“理论”、人才自身存在轻“长久发展”重“短期效应”、企业在用人上存在轻“一线”重“科技”、政府工作上存在轻“服务”重“业绩”等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人才多元认识,构建尊重青年匠才的社会环境;搭建多层平台,大力拓展青年匠才发展高地;用活激励机制,全面释放青年匠才发展活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多媒体及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在众多的网络舆论事件中,逐渐出现社会群体中的网络民粹主义倾向,形成了相应的社会思潮.网络民粹主义虽然有其一定的进步性,但也有危害性,尤其是它以“主流社会反对派”的角色激化社会矛盾,引起社会动荡,而青年在网络民粹主义的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诠释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其中也包含了网络民粹主义中的一些正确诉求.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和宣传,消除网络民粹主义负面影响,引导青年合理通过网络渠道,正确表达对社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青年的理想、追求与发展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当代青年对依法治国的基本认知和理解以及对未来的信心中蕴含着与青年发展相关的三个命题:青年作为依法治国的拥护者,尊重宪法应该成为一种内生自觉;青年作为依法治国的参与者,践行宪法应该成为一种行动自律;青年作为依法治国的享受者,公平与正义护航下的自由发展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与现实社会的进一步紧密结合,网络论坛已经成为广大青年网民信息交流、观点交流、意识形态交锋的一个重要阵地,规范的网络论坛能够起到及时传播信息、弘扬民族正气、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无序的网络论坛会引发网络暴力、传播网络谣言、破坏社会的稳定。由于青年是网络活动的主体,因此政府应该有意识、有方法地管理网络论坛,青年工作既要面向现实中的青年,也应面向那些网络上虚拟社区的青年网民,主动引导网络舆论,维护网络道德。  相似文献   
10.
网络上一些针对历史事件、英雄楷模、公权机关的诱导性谣言,质疑当前社会各项正面宣传可靠性,模糊着青年道德标准,误导了青年价值观。我们应该厘清"谣言"与"流言"的界线,精准定义网络谣言,深入研究网络谣言的特点及传播规律,加强对广大青年网络道德素质的培养,在维护合法的言论自由的前提下准确打击诱导性网络谣言的制造与传播,以法律法规作为抵御诱导性网络谣言的最后屏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