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批评方法论     
客观事物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真假;善恶、美丑总是相伴而生,无时不在,无时不有。表扬发展真善美,批评克服假恶丑,二者有机结合,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器。 批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分清是非、纠正错误、团结同志、共同进步,如果失去了这个目的,批评就没有实际意义。那种搞“残酷斗争、无情打击”,随意上纲上线的批评,那种闹个人意气、日报复、泄私愤的批评,都是违反批评的初衷的。毛泽东同志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我们党内生活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提出了这样的公式:“团结——批评——团结”,即从团结的愿望出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