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综合类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八十年代青年的参与意识在日益增强。所谓参与意识,是指参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社会活动的意向。日益增强的参与意识的主要表现为:政治上,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关心民主、法制建设,组织社团,批评时弊,抵制不正之风。经济上,积极参与经济改革,关心不同层次的经济决策及管理的成功与失误,关心民族工业发展,参与商品生产,敢致富、善联合,毛遂自荐,勇挑重担,使“老大难”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文化上,积极参与文学、艺术创作与评价,关心教育改革与普及,关心文学、艺术水平提高与繁荣,乐于组织或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办报创刊,推动了理论、文艺界改革。青年日益增强的参与意识,应该给予肯定,它表明经过十年动乱,我们这一代青年,并未迷惘、跨掉,而是正在积极思考、探索、奋起。青年参与意识日益增强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条: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具有极为深刻的时代内涵. 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必然结果.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跃上了新台阶,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经济总量上升至世界第6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伟大跨越.  相似文献   
3.
侯江波 《中国司法》2005,(12):71-73
普法工作经过了20个春秋,已经到了一个历史的转折口,依法治理经过10个寒暑,也到了重新评估的时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使普治工作更有作为,这是值得我们重新思考的问题。一、普治工作面临的新机遇与主要挑战(一)新的机遇:如果说“二五”普法后期党中央提出依法治国方略,“三五”普法中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又将这一方略写进《宪法》,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口号,是我们普治工作历史上的一次机遇期的话,那么党的十六大之后一系列人本思想、执政理念、治国方法的提出,使我们的普治工作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