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关于应对美军进驻马六甲海峡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两年来,美军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进驻马六甲海峡问题,引起与马六甲海峡有着攸切关系国家的高度重视和警觉。本文在分析美国进驻马六甲海峡战略企图的基础上,着重剖析此举对我国海上安全带来的重要影响,它不仅将破坏我国与东盟的战略互信,恶化我海上安全环境,而且还对我海军未来发展产生严重制约。作为预防性措施,必须通过提升与东盟的战略互信关系、推进与东盟的海上安全合作、加强南海军事存在等具体步骤,消除美军可能进驻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杜博  冯梁  蒿兴华 《唯实》2013,(8):91-94
一、我国海洋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
  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海洋世纪”的双重作用下,海洋逐渐成为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世界各国围绕海洋展开的竞争与争夺更加激烈。我国与部分海上邻国存在海洋领土和权益争端。在美国等外力推动下,我国的海上安全形势趋于严峻。  相似文献   
3.
朱金龙  冯梁 《唯实》2014,(3):92-94
<正>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持续稳步增长,海洋经济已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且未来前景无限。海洋科技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推动力,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强国的重要标准,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基础,海洋综合管控能力是建设海洋强国的保证,上述五个方面相互依托,方可实现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一、我国海洋建设基本情况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年来各种地缘因素尤其是海洋地缘政治因素的变化,印度洋地区已经决定性地处于世界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的前列,但它同时也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为问题丛生和危险的区域之一。该地区在资源、人口、经济和环境安全方面的当务之急普遍地汇聚于海洋领域,海洋是沿岸国家和外来大国集体利益和交叉利益的焦点之所在。作为印度洋地区惟一聚焦于海洋安全的泛区域性合作组织,印度洋海军论坛已成为该地区海军和海岸警卫力量共同讨论海洋安全事务并寻找合作性解决方案的平台。然而,作为传统的海洋大国与正在崛起的海洋大国,美国和中国等在该地区有着重大利益的地区外国家均被论坛首倡国和主导国印度有意识地排斥在论坛之外,这与印度可能的地缘战略意图一脉相承:欲变印度洋为“印度之洋”。鉴于中国在印度洋具有重要的海洋利益,着眼未来,中国应当努力争取获得该论坛的常任观察员或正式成员国地位,着力倡导“和谐海洋”的思想,积极而稳妥地推动对于建设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宏伟构想的认识与实践,追求一种开放、包容、全面的海上安全秩序,在确保自身海上交通生命线尤其是至关紧要的能源进口安全的同时,为印度洋海域、亚洲乃至世界的持久安全、稳定和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年来各种地缘因素尤其是海洋地缘政治因素的变化,印度洋地区已经决定性地处于世界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的前列,但它同时也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为问题丛生和危险的区域之一。该地区在资源、人口、经济和环境安全方面的当务之急普遍地汇聚于海洋领域,海洋是沿岸国家和外来大国集体利益和交叉利益的焦点之所在。作为印度洋地区惟一聚焦于海洋安全的泛区域性合作组织,印度洋海军论坛已成为该地区海军和海岸警卫力量共同讨论海洋安全事务并寻找合作性解决方案的平台。然而,作为传统的海洋大国与正在崛起的海洋大国,美国和中国等在该地区有着重大利益的地区外国家均被论坛首倡国和主导国印度有意识地排斥在论坛之外,这与印度可能的地缘战略意图一脉相承:欲变印度洋为"印度之洋"。鉴于中国在印度洋具有重要的海洋利益,着眼未来,中国应当努力争取获得该论坛的常任观察员或正式成员国地位,着力倡导"和谐海洋"的思想,积极而稳妥地推动对于建设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宏伟构想的认识与实践,追求一种开放、包容、全面的海上安全秩序,在确保自身海上交通生命线尤其是至关紧要的能源进口安全的同时,为印度洋海域、亚洲乃至世界的持久安全、稳定和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英国与1923年鲁尔危机冯梁1923年的鲁尔危机是英国20年代对欧政策转变的标志性事件。在此之前,英国出于利益需要,在德国问题上基本上采取了与法国协调的政策,然而,随着危机的不断发展,英国逐渐改变了既定政策,走上与德国谨慎修改凡尔赛条约的道路。在鲁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