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卢春红 《理论视野》2010,(11):30-32
在大学的人文教育中,哲学之所以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是因为大学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和哲学自身的特殊性。作为教育一个重要的阶段,大学教育主要目的是明所以然之理,而哲学自身的特点正好适应了这一要求。然而,现实的状况不容乐观,我们仍需要创造哲学教育的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2.
卢春红 《求实》2006,(Z4):139-140
格物致知说是朱熹功夫论的核心.然亦正是在此处,朱子多受后儒之批评.代表者有王阳明等.他们多认为朱子的工夫论,即格物致知说为"支离",又以为其专务"道问学"面忽视"尊德性",从而有向外求索之病.从而,厘清朱子之格物致知说乃是关键.在本文看来,支撑格物致知说之基础者,乃在于朱子对善与至善的关系的阐明.由此而导致知与真知、理一与定理的不同.而在这一系列的区分中,朱子的重心落在了后者,由此而显示出朱子之与众不同的现实性与历史感.试以剖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