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几点思考刘泾山,姜延军新科技革命所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的构成发生了历史的改变──"兰领"阶层减少,"白领"阶层剧增并构成工人阶级的主体成分。人们对这种新变化,进行了种...  相似文献   
2.
理顺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和核心,也是当前改革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产权制度缺陷,是制约当前深化企业改革的关键。现行的产权制度,基本上还是属于传统的公有制产权制度,是与传统的公有制形式及高度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实践证明,(一)国有企业难以摆脱“虚脱症”和进行角色转换。在现行产权制度下,企业与国家之间产权边界十分模糊,这  相似文献   
3.
伦理和科学技术是人类为寻求幸福而创造的两种主要文化手段.伦理给人类提供意义世界,科技给人类提供物质基础;伦理规定人类的生活目标,科技实现着这一目标.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人类的伦理价值,但并不必然地使人的道德高尚.当代,随着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各领域的日益渗透,人类在生命伦理、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环境伦理、军事伦理等方面面临着急需而又难以解决的诸多困惑.  相似文献   
4.
英国新左派文化理论是英国新左派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当代文化研究学科的思想源头。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学说、实践的观点、人民的立场、阶级分析的方法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对教条主义和经济决定论的批评。梳理总结英国新左派文化理论中的马克思主义因素,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其思想渊源和理论内容,更好地把握其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道德自识是一种精神力量,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时段,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斯密作为一位自然主义的伦理学家,深入地分析了道德自识的可能性、现实性及其意义。他认为,道德要素是人类社会性的产物,社会人所固有的同情才是道德的动力所在;人只有尽力置身于他人的地位来审视自己,才能达成正确的自识。这些透彻的分析,深蕴了西方现代、后现代的思维方式,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西方思潮,而且为我们的伦理学研究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郑重而鲜明地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科学而完整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作出新的概括,是十七大的重大历史贡献。深刻领会、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用十七大精神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具有关键意义。抓住这一点,就抓住了十七大的纲,理解了十七大的魂。  相似文献   
7.
柯亨学术生涯中的"政治哲学转向",实际上是他将政治哲学建构为一种解读马克思社会历史学说新视角的努力。柯亨意识到马克思社会历史学说遭遇到的社会现实和政治哲学理论两方面的挑战,是促成其"转向"的主要原因;柯亨对马克思社会历史学说的独特认识和政治哲学视角的现实运用,是其能将惯常被理解为不相容的两个研究领域加以结合的依据;柯亨对挑战的积极应对,对马克思社会历史学说的政治哲学解读,值得我们借鉴,也需要我们进一步反思。  相似文献   
8.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为时不远,届时随着在华外资银行业务范围的扩大、经营性机构的扩张、服务对象的拓展,同时由于外资银行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灵活的经营机制、先进的管理水平,势必对我国的银行业带来巨大冲击:加剧业务竞争、加大经营风险、争夺优秀人才、冲击现行管理制度等等。因此,可以说,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发展遇到了来自国内经济市场化和融入国际运行体系的双重压力。现有的金融体制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迎接入世的挑战。   所谓金融创新,就是金融机构为适应新的经营环境而开发和创造出的…  相似文献   
9.
思维经济原则代表着一种寻求简单真理的古老科学理想.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原则得到空前的高扬,甚至成为统摄科学研究的最高原则.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一原则却越来越显露出其自身的不完满性.  相似文献   
10.
反本质主义是波普的一个重要理论取向 ,这一思想成果的独创性和新颖性 ,对证实原则和本质主义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批判意义 ,成为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路标。然而 ,如同他在《历史主义的贫困》中一方面批判泛自然主义 ,一方面批判反自然主义 ,却没有为自己的证伪主义找到一个切实的立足点一样 ,在反本质主义与反工具主义的“二律背反”中也陷入了无法回避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