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所谓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政治生活形成的政党领导、参与国家政权或干预政治的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美国的政党制度是资本主义的两党制。由于中美两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历史传统、政治性结构、文化传统以及所处地域等情况不同,因此中美两国政党制度就存在着许多区别,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政党制度。中美两国政党制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两国政党的执政方式不同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相似文献   
2.
张冬玲  李传良 《公安教育》2005,(1):34-36,20
警察主体在社会分工体系中的角色地位有两个基本维度:一是社会分工及警察主体在社会分工体系中的具体角色,二是警察的社会性存在及社会对警察的一般要求。也就是说,在社会分工中,警察主体的角色具有双重性:作为警察的主体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一般主体,前者是警察主体的一种特殊身份,即警察职业角色,后者是警察主体作为一般社会存在的一般身份,即社会性角色。由于每种角色本身就是一整套行为规范,不同的行为规范作用于同一主体,必然会使主体陷入角色规范冲突中。能否解决好角色冲突是角色扮演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一警察职业角色规范是其职业…  相似文献   
3.
正弘扬英模精神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公安机关业务与队伍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重要内容。公安英模人物的传播效果取决于传受关系的协调,即媒介提供的内容与受众需求之间的和谐,因此协调传受关系也是传播主体的工作责任。传播主体一方面要全面把握传播内容,尊重新闻人物的基本事实,提炼其精神实质;同  相似文献   
4.
警察主体的角色具有双重性:作为警察的职业性角色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一般社会性角色。职业性角色规范具有“公”的价值取向,社会性角色规范具有“私”的价值取向,二者之间的冲突是警察主体面临的主要角色冲突。角色冲突能否得以解决是警察主体职业性角色扮演得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消弭冲突的基本思路是加强角色教育,完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5.
<正>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系统性地提出了要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规划,教育部由此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专业群建设即为其一。但专业群  相似文献   
6.
张冬玲 《理论学刊》2007,2(2):121-123
从最基本的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角度讲,女性的故事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是由女性的社会地位来决定的。近现代社会以来,在救亡图强的大前提下,妇女解放问题被置于封建等级制度批判、封建伦理意识批判的核心层面,妇女解放更多地是通过解放妇女强调女性的社会责任,确立和维护女性作为与男子同等的“人”的生命价值。因此,从总体上说,近现代文学对女性的书写方式是外部观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