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张妮妮 《学理论》2013,(7):52-54
20世纪70年代中期,生态女性主义把环境主义关心的问题和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关心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探讨了西方文化中对自然的统治和对女性的统治之间的关联性,这就把社会性别视角带到了生态思潮中来。通过分析当代生态思潮中社会性别缺失的情形和女性主义对自然的态度转变,考察了社会性别视角进入生态思想的理论条件,并试图得出这样的结论:历史唯物主义反对抽象人性论的立场、女性主义者对妇女解放事业的关注以及当代环境问题的凸显,是生态女性主义产生的条件,也是环境生态视角和社会性别视角交叠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张妮妮 《工会论坛》2007,13(3):124-125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邓小平顺应这一历史潮流,提出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著名论断,化解和排除各方面的障碍,适时推进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和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深化改革,把改革进行到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弗雷格前期意义理论的概念,不同于通常所谈论的弗雷格意义理论,即后期的理论.弗雷格前期意义理论主要关注语言的意谓问题,后期则提出了著名的涵义和意谓的区分.弗雷格意义理论的前后期观点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发展.前后期观点都十分重视意义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后期在此基础上还关心客观性意义的呈现方式问题.  相似文献   
4.
生态女性主义的哲学批判是从思维模式上对西方历史文化中妇女从属地位和自然从属地位的关联性的揭示.它认为,以主宰关系为核心的二元论思维模式是这种关联性的基础.超越主宰-服从关系的二元论不是简单的价值逆反,而是在差异关系中去除等级主宰,建立非等级化差异概念,以重构关系和身份.生态女性主义哲学尝试通过具身认知途径来实现建立非等级化的差异概念,进而达到彻底的非二元论,在自然和人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伦理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