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8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汽车工业是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迅速走向产业化的。汽车工业的产业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我国工业全面参与国际资源配置和分工协作的外在要求,同时也是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的一个集中体现。因此,我国的产业政策把汽车工业列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重点加以扶持是完全符合客观实际的。当前的改革正在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为目标向纵深推进,抓住这个机遇,全国上下应层层采取有力举措,加速汽车工业产业化的进程,使我国尽快进入世界汽车工业强国之林。这里作者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及问题、思路与对策发表一些探讨性的看法,以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科学文化的内涵,深入地分析了科学文化在科学发展观中的功能,包括促进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系统论视角下的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生态城市及其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生态城市应遵循系统的协同性、动态性、最优性、层次性等原则,实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碳达峰是指全球范围内,在国家、城市、企业等主体产生的碳排放量由升转降的过程中,存在一个最高点即峰值;作为碳排放中主要成分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会在达到此峰值后,随即下降。碳中和是指主体对象排放出去的碳总量等于此对象通过其他手段吸收回来的碳总量,即排出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可以通过森林碳汇或其他人工技术及工程手段加以捕获利用或封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识,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对此,党中央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目标。碳达峰、碳中和在本质上是寻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生态自然观运用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的最好体现。  相似文献   
5.
荆江三角带:促进湖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出现了沿海与内地、东部与中西部间较大的发展不平衡。显然,这种状况不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提高国家的整体竞争能力,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因此,缩小东中西部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便成为当前我国的一项及其重要的战略任务。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在中西部各地区同步发展,而必须选择交通条件较好,资源条件较好,投资环境优越的区位,优先发展,使之成为经济热点地区,从而带动其它地区的发展。那么,中西部地区哪个区域最适合优先增长,成为经济热点地区呢?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6.
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包括有选择地发展重点小城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展特色经济,实施产业立镇;加强土地管理;建立多元化投资融资新体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煤炭行业面临着经济性、环保性、安全性三者如何兼顾的重大问题,而绿色技术创新是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煤炭企业实施绿色技术创新主要应从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树立环保意识;建立适应绿色技术需求的经济制度和管理制度;加快建立企业自身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健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社会配套服务体系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已经告别“全面短缺”时代,开始进入过剩经济阶段,消费品已全面进人买方市场。城乡居民逐步从满足温饱生活的必需性消费向提高生活质量的小康型消费转变。追求名牌商品,讲究质量稳定的消费心理日益突出,由此导致市场竞争的焦点也逐渐由低水平的价格竞争迈向高水平的质量和品牌竞争阶段。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名牌问最有价值品牌集中的程度越来越大。名牌既是竞争的结果,更是竞争的手段,是可以不断增值的无形资产,它已成为市场消费的聚集点,经济发展的支撑点,社会生产…  相似文献   
9.
生态哲学视野下的中国低碳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媛  彭攀 《理论月刊》2010,(4):39-42
"低碳经济"是继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之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上的新变革,是人类关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领域。以生态哲学的视角,审慎分析低碳经济的内涵和外延,研究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指出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塑造低碳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并不平衡,这主要表现在:长江下游发展迅速,尤其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热点地区。而相比之下,长江中游地区发展就较为缓慢,与发达地区差距有继续拉大的趋势。在这种情形下,构筑中部战略大支点,依托长江流域主通道,促进我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减缓地区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已成必然选择。这样,长江中游地区的发展与腾飞,便成为本地区乃至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而中游地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区域应属长江与汉江交汇的主要辖联地区,具体说是从宜昌到黄石的长江沿岸地区及由襄樊至武汉的汉江流域地区所构成的荆江三角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