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3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传统的人伦思想还有价值复旦大学徐洪兴伴随着中国历史跨入近代的门槛,中国传统文化开始踏上了蹇途。五四前后,主导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儒家思想,遭到一代先进知识分子的猛烈抨击,而儒家所一贯强调的人伦纲常则更是首当其冲。必须承认,与中国近代化或现代化进程相...  相似文献   
3.
一九九三年底,京口农行给了一份汝山乡工业企业资产营运情况的调查报告,其中写道:全乡工业贷款余额814万元,历年亏损263万元,应摊未摊费用46万元,待处理损失205万元,贷款本息超过1000万元,其中80%成了呆滞款。全乡有半数以上企业被迫关停,厂房设备闲置,工人工资发不出,贷款债务还不了。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选准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在变化中求主动,在发展中求创新,是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学坛上,“古史辨派”(又称“疑古派”)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术流派,其创始者及主要代表是顾颉刚(1892—1980,江苏苏州人)和钱玄同(1887—1939,浙江湖州人).1926年《古史辨》第一册问世,标志着该派的正式形成.以后,《古史辨》又持续出到七册,参与的作者不少,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古史辨派”受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整理国故”思想的影响,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西方近代社会学、考古学等方法,来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籍.“古史辨派”对儒学经学涉及的内容颇多,其中关于孔子与“六经”的关系问题是其比较重要的一个观点.撮其大要即认为:“六经”是周代通行的几部书,并不是如古文经学家所谓的“六经皆周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历史漫长的进程中,曾先后出现过不少具有时代特征的、大的社会思潮: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思潮、两汉的经学思潮、魏晋的玄学思潮、隋唐的佛学思潮、宋明的理学思潮、清代的考据学思潮。这些思潮,或奠定,或发展,或改变了我们民族的思想文化;由这些思潮连接起来的中国思想文化史长河,是整个人类文化中的宝贵遗产。清理中国思想文化的历史遗产,对这些思潮进行研究显然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