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6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论焦、陈罹难后湖南军政府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说明,本文所谓湖南军政府,特指从辛亥焦、陈罹难后谭延闿上台到二次革命爆发前的谭延闿政权。因此,这里不涉及对几次统治过湖南的整个谭延闿政权的评价。 关于焦、陈罹难后的谭延闿继任政权的性质,以往论著大都认定是反动的,认为这一政权的交替是全国范围内立宪派攘夺革命成果的一个最明显典型,是一场反革命政变。对此,我们难以苟同。经过多方收集史料和认真分析研究,我们认为:这两届政府都是革命派和立宪派合作共事的革命政权,后者对于前者具有明显的延续性和继承性。  相似文献   
2.
成晓军 《长白学刊》2011,(1):129-132
1923年5月至11月间发生于东江区域的讨伐陈炯明叛军之役,是孙中山一生多次亲临前线直接指挥作战的一次典型战例,也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役.它不仅为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军事和政治基础,而且成为孙中山革命生涯中与惠州为主体的东江区域关系密切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3.
就曾国藩的整个学术思想而言,他的文学观尤其是在古文(即散文)和诗歌方面的建树,较之于在其他学科如史学、哲学等领域内的成就要大得多。曾氏及其弟子黎庶昌在古文方面均持桐城——湘乡派的观点,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忽略的地位,在中国近代士大夫阶层中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曾国藩文学观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是什么?黎庶昌对其继承和发展究竟如何?本文谨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正>祖籍惠州的廖承志(1908-1983),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迄今为止惠州籍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第一人,他传奇的一生,他卓越的贡献,是惠州人民乃至东江人民的骄傲。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惠州人的品格和特质,体现了惠州的城市精神。因此,研究廖承志与家乡惠州的历史渊源、研究廖承志为东江革命胜利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平等执行原则是在债权平等理论基础上建立的一条强制执行原则.我国在实体法中对债权平等理论的突破,为在强制执行程序中采用优先执行原则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平等执行原则相比,优先执行原则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简化强制执行程序,克服平等执行原则存在的现有弊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合理构建强制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的关系模式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曾国藩对待外国侵略者的态度问题,长时间里,人们几乎众口一词认定他是一味“委曲求全”、“妥协投降”,取媚于洋人。其实,曾国藩的对外态度不尽如此,他与外国侵略者也有过矛盾,也进行过一定程度的抗争,并在某些问题上维护了国家的主权,毕竟与他的同辈李鸿章略有不同,更与后来的袁世凯、汪精卫之流有区别。  相似文献   
7.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幕府制度演变到一个新的阶段.尤以曾国藩幕府盛况空前最有代表性.曾国藩幕府之所以盛况空前,并非一般论者所说的当时客观环境条件使然,而在于曾国藩独特的人才理论与实践起主导作用.他不仅善于识别人才、讲究培育人才的方法,而且更善于任用人才.  相似文献   
8.
彭玉麟,字雪琴,湖南衡阳人。是清末著名的湘军将领。早年,他积极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因其屡建军功,深受清廷重用,官至兵部尚书。其血腥罪恶,应予谴责,固不待言。但他晚年激于民族义愤,为抵抗法国侵略者作出过突出的贡献,亦应给以肯定和赞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