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12年至1949年的中国,战火频频,内外交困。中国百姓还要面对另一个敌人--瘟疫。短短38年间出现十余次重大疫情,频率之高实属罕见。除了清末即为人熟知的鼠疫,还有霍乱、白喉、疟疾等,其中波及范围最广、受灾情况最为严重、死亡率最高的疫灾当数1932年的全国性霍乱。  相似文献   
2.
曹晓华 《法制与社会》2012,(35):146-147
根据党十七大的部署,2010年4月,中央作出了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决定,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拓展和深入,创先争优活动是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持久性工作,也是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曹晓华 《法制与社会》2013,(33):260-261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行使法律监督权。是广大人民群众委派的‘‘监督员”。“打铁还需自身列’,作为监督者的检察机关首先要具备更强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有些检察干警一味强调执法,却忽略了为民宗旨。对此,笔者浅析了当前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后就突出“为民”、“务实”、“清廉”三个主题,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增强检察干警执法为民、实干兴邦和清正廉洁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萧红通过与疾病相关的修辞句式,在持续的常态中捕捉人事瞬间的“反常”,通过“审丑”与笔下的“被弃物”形成精神共鸣。萧红对“疾病”的观察和书写,回避了西医目视式的病理分析,着重铺陈“病症”,是反观诸己的病体“自况”。她以东北民俗语汇构建起传统诊疗的文本“仪式”,在“巫/医”和“人/鬼”的反转中,直指人性的“荒凉”。疾病修辞法不仅是萧红的创作技巧,也是萧红剖析自我、诠释异域文化、反思殖民地经验的思维方式,关联着萧红“小说学”在左翼创作阵营中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