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研究马克思的中国观应兼具两个相关的视角:既要考察其中国观与唯物史观、世界历史理论、东方社会理论之间的层次关系,更要梳理它在西方思想家的中国观这一发展链条中的环节关系。但学界通常是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其实,马克思的中国观与西方思想家的"中华文明停滞"论和"冲击—反应"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源流关系,揭示这种关系对我们正视中国国情及其近代困境,全面理解中国社会革命的性质与道路均有深远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性的价值取向,它深刻地影响着该民族的社会发展。中华文明在世界上从先行到落后,是与秦汉以来形成“尊神崇圣”、“帝王即圣”的文化精神密切相关的,它极大地压制了个人潜能的发挥与民族理性的觉醒,造成社会发展的长期停滞。鸦片战争后在西风的冲击下,中华民族才实现了从“尊神”、“崇圣”到“科学”、“民主”的转变,由此启动了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学热"的兴起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与国际地位明显提高的表现,是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产物.但是,当前"国学热"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国学热"的动因与它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不对应的问题;"国学"研究方法和功能定位不客观的问题等等.只有发现并逐步消除这些倾向,才能把"国学"研究引向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4.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用科学社会主义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群众,引导他们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国家思想政治建设中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