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政治理论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应克林顿总统的邀请,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从10月26日至11月2日对美国进行了成功的国事访问。由于这是中国国家主席12年来对美国进行的首次国事访问,因而引起国际舆论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伦敦专电 英国政府首相约翰·梅杰在保守党领袖角逐危机中,以退为进重新当选。他于7月5日对其保守党政府进行了一次大刀阔斧的改组,企图以此来结束政府和保守党在欧洲政策上长达3年之久的争论和日益加剧的内讧,恢复他遭到破坏的领导权威,挽救他的领导地位,进而整肃政府和保守党的队伍,集中力量对付气势逼人的反对党工党,为争取下次大选的胜利作准备。 这次政府改组,也是保守党及其政府在欧洲政策上的分歧、内讧达到顶点,以至于酿成长达13天的保守党领袖危机的最后结果。 自从1992年4月保守党获得连续第四次大选胜利,梅杰再度入主唐宁街以来,保守党及其政府在欧洲政策上的分歧愈演愈烈,各派系互不相让,内讧不止。  相似文献   
3.
1997年6月30日子夜,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12亿中国人民洗雪百年国耻,普天同庆的无比庄严神圣的时刻。在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炎黄子孙书写历史新篇章的同时,飘扬在香港岛上空一个半世纪之久的英国“米字旗”悄然降落,英国女王的代表,王储查尔斯和英国派驻香港的末代总督彭定康,登上皇帝游艇不列颠尼亚号离开  相似文献   
4.
伦敦专电7月23日英国议会以339票对299票通过对约翰·梅杰首相的保守党政府的信任案后,8月2日英政府正式批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从而结束了保守党和议会内对此问题历时15个月的争斗。可是,梅杰的政治前途依然危机四伏。梅杰要求议会对他的政府是否信任进行表决,是被迫采取的孤注一掷之举。因为在此前一晚。议会对工党提出的要求政府批准包括“社会宪章”在内的马约的修正案被击败,政府要求保留对“社会宪章”例外权的提案也被否决,造成马约在英议会再度搁浅。而政府提  相似文献   
5.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国际形势总体而言进一步走向缓和,世界经济形势也是进入90年代以来最好的一年,这充分体现出了和平与发展的主潮流。最突出的特点是:世界各大国从下一世纪的经济、安全战略利益考虑,加紧调整相互关系,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明朗。全球虽然有局部  相似文献   
6.
伦敦专电 爱尔兰共和军2月9日和18日在伦敦市策划的两起爆炸事件,激起英国和爱尔兰全国上下,尤其是北爱尔兰的160万人的震惊,也引起世界的关注。两起爆炸,炸死3人,其中1人是共和军成员,伤者逾百,直接经济损失达2.3亿英镑(约合3.54亿美元)。更严重的是,爱尔兰共和军宣布终止17个月来的停火,恢复暴力行动。  相似文献   
7.
伦敦专电 爱尔兰共和国政府总理艾伯特·雷诺兹11月17日向总统玛丽·鲁宾逊提出政府辞呈,从而使由他领导的共和党和以副总理兼外长迪克·斯普林为首的工党所组成的联合内阁,在执政了22个月之后宣告垮台。 这场政治危机的端倪始于11月11日举行的内阁会议。当时雷诺兹未同6名工党部长磋商,坚持要把总检察长哈里·惠利汉提升为高级法院院长(司法部中第二号人物)。以斯普林为首的工党部长们强烈反对这项任命,理由是惠利汉作为总检察长疏于职守,把一名涉嫌猥亵儿童案的天主教神父本应引渡回北爱尔兰予以法律制裁的重要案件,无故拖延了七个月之久。双方争执不下,斯普林和其他5名工党成员愤而退出内阁会议,并宣布退出联合政府。  相似文献   
8.
伦敦专电 尽管欧盟6月5日决定,从6月10日起,将“解除对英国生产的明胶、牛油和牛精液出口的禁令”,但英国仍然对欧盟采取不合作的政策,阻止欧盟决策。英国这一强硬立场引起欧盟及欧洲伙伴的强烈不满。 欧盟委员会主席桑特说,“这太过分了,在疯牛危机问题上,我们到了说真话的时候。”他说,现在有人提出,没有英国,欧洲会更好一些。不管怎么说,是英国提出疯牛病可能同人脑海绵状病变有关后才引起这场危机的。欧盟委员会的禁运决定也是在英国议会的声明后才作出的。但是英国也表示,只要目标没有达到,英国的政策就要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