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低碳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农业产业链必然表现为低碳、绿色与生态的特点,新型农业产业链价值整合的基础在于其存在着价值链联结点。新型农业产业链通过这些价值链联结点,遵循价值发现与价值再创造的技术路径,持续地对整个价值系统进行设计和再设计,最终形成协调统一的动态价值链整合体系。  相似文献   
2.
王清漩  李杰义 《前沿》2014,(21):117-119
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已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选取浙江省116家企业作为调研单元开展调研,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当前企业内部存在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包括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缺乏内部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知识产权服务业亟待发展等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链的内涵、类型及其区域经济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产业链存在于涉农产业网中,通过对涉农产业网内部若干条重要的农业产业链的分析可以揭示涉农产业网的基本特征。现实中的农业产业链是自组织型农业产业链与他组织型农业产业链二者的结合。农业产业链延展于城市、城郊和乡村地区,链接起服务业、加工制造业和农业三次产业,是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的纽带。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链区域延伸动力机制及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农业产业链区域延伸的动力包括需求、供给、分工和技术等因素,在它们的系统作用下,农业产业链链环将顺次在地域内(尤其是农村地域)和地域间(尤其是城乡间)进行延伸。农业产业链区域延伸将沟通城乡两个地域、链接三次产业,能较好地打破城乡两套封闭体系独自运行局面,沟通三次产业的内在经济联系,进而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产业链和产业对接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东部与中部产业对接是产业间内在技术经济联系规律作用的结果,对于东部与中部产业对接的分析,完全可以纳入到产业链理论分析框架中加以论述.东部与中部产业对接的前提是两大区域产业间存在某种内在的技术经济联系,割裂东部与中部两大区域产业间内在技术经济联系的区域市场壁垒是实现其产业对接的障碍,而促进东部与中部产业对接的实质是构建基于两大区域产业间内在技术经济联系的区域产业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